科技小院,一条立地顶天的道路
( 2015年12月24日 07 版)研究生高超男给“三八”田间学校学员上课。
研究生李宝深指导农民嫁接西瓜。
研究生黄成东乘坐科技小车进行田间服务。
慕尼黑大学教授带领师生与科技小院联欢。
研究生冯霞在做培训。
河北曲周第一个科技小院。
本报记者朱先春冯克白锋哲李纯
你知道科技小院吗?
她如一粒火种,从2009年在河北曲周县白寨村诞生开始,就将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学生培养深深扎入广阔的土地与农民中间,尽管火光微茫,却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她像一条纽带,连接着高校老师、在校研究生、农技推广者和广大农民,连接着众多热爱农业、想干些实事、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志之士。
她是一个平台,在这里实现了多种功能的聚合,大学生认识了农村、服务了农民、成就了自身,高校进行着科研、应用、育人、服务社会的完美结合,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发展合作组织、完善乡村治理、活跃文化生活……
7年时间,她已成长为一个顽强的生命体——
从最初只在河北曲周、吉林梨树、黑龙江建三江,到广东徐闻、广西隆安、海南海口、山东乐陵,再到后来河南、江苏、重庆、安徽等地纷纷主动上门取经希望把小院开到当地,而今小院已走出国境,开到了老挝;从最初只是小麦、玉米、水稻的科研推广,到如今拓展到西瓜、苹果、小枣、菠萝、香蕉等多种作物的研究服务;从最初只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科研团队发起创办,到如今联合本校其他专业、各地高校院所、企业和农技推广机构协同参与……生生不息,渐成燎原之势。
她叫小院,可院子里的人思考的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探索的是最有价值的路径——如何实现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科研人员与农民、科研院所与农村的无缝链接与互动;回答的是知识分子必须回应的时代命题——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实在在做些什么?
有一群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团队的师生们,他们选择了科技小院。这条路,充满了苦和累,却通往最深沉的快乐。
1.源起一个小学科的生存欲望
说到科技小院,就不能不提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张福锁和李晓林。
故事要从1990年说起。
这一年,主攻植物营养专业的张福锁和李晓林先后从德国留学回国。植物营养学是什么呢?学术定义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通俗讲就是给作物“吃饭喝水”,目的是提高产量和品质。当时在中国农大甚至在资环学院,相对于土壤学、农学、农经等,植物营养还是个“新、小、弱”的学科。
有人说,植物营养不就是一把肥料吗?那个时候肥料紧缺,要走后门才能买到,肥料企业也不关注植物营养,学科和大生产也没有挂上钩。他们就在温室、实验室里做基础研究,逐渐组成了核心研究团队。李晓林笑着说:“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作物根部以下的事,团队成员最早都是‘地下工作者’。”
经过10年潜心研究,到2000年的时候,团队已经发表了不少论文,开始在国内外有了一定影响。2005年,团队“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根际调控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标志着中国农大植物营养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学科有了一定基础,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认可,接下来该怎么发展?早在2003年,张福锁就有了考虑:“除了继续做好基础研究,还应该在生产上有所建树。国内高校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存在脱节,科研一定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2006年,张福锁率先开始重心转移,一方面搞基础研究,一方面开始承接地方的生产科研项目。2008年,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把理论向技术推进了一大步,并组建了以资源高效、作物高产为目标的“双高农业技术”研究团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4/7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