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从南泥湾走来


中国农垦

从南泥湾走来

( 2015年12月23日  03 版)

    新疆兵团农七师前身二十五师七十四团战士拉犁开荒

    原南泥湾农场小麦育种试验成功景象

    内蒙古海拉尔垦区免渡河农场进行机收作业

    本报记者夏树买天毛晓雅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如今的南泥湾,陕北的好江南……”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陕北民歌,传唱的正是中国农垦事业的“第一犁”。

    1939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战事紧急,物资匮乏。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高歌猛进南泥湾。几年间,荒无人烟之地变成了“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的丰饶粮仓,我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场——光华农场由此建立,新中国的农垦事业从这里开始起步。

    七十六年风雨同行,春秋华章。伴随着新中国的脚步,农垦为国家保供给、为边疆保安宁的使命始终未变。一路走来,农垦已经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强调,要发挥新形势下农垦的重要作用,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李克强总理在视察黑龙江农垦时指出,农垦基础较好,要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大型农业机械,探索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等模式,发展精准农业,形成规模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农垦改革翻开新的篇章,中国农垦事业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几代农垦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无私奉献,让荒原变粮仓,让戈壁变绿洲,让滩涂变良田,让野岭变胶园

    在我国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千里沃野,稻花金黄;在西北边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良田纵横,瓜果飘香;在南海明珠海南岛上,孕育着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林……几代农垦人从零起步,艰苦创业,屯垦戍边,保家卫国,成就了祖国辽阔大地上的丰饶富美。

    “新中国的荒地都包给我干吧!我这个农垦部长有这个信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共和国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向中央提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中国垦荒史上最雄壮的一幕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转业官兵背着行李,有人还携妻带子,徒步走向没有路没有村落的荒原,边走边唱着豪迈的歌……

    来自中央警卫师的任增学就是这十万大军中的一员。转业时,他放弃留在国家机关当干部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北大荒。一天,在853农场,他开的拖拉机压碎冰层,掉进被称作“大酱缸”的泥潭。他三次潜入冰水,把铁钩挂在拖拉机上,终于用绞盘机把拖拉机拉上来,自己却变成一个“冰人”,完全失去知觉,再晚一会儿,雁窝岛上就会多了一座坟墓。

    在垦荒的岁月里,像这样的危险和艰难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垦荒人。第一代农垦人正是在新中国积贫积弱的艰苦条件下,用生命成就了让世人惊叹的旷世奇迹。是他们,把荒原变成粮仓,把戈壁变成绿洲,把盐碱滩涂变成良田,把荒郊野岭变成胶园!

    在西北边疆,农垦人不仅在荒漠中屯垦,还肩负着戍边的重要责任。茫茫戈壁,荒无人烟,这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要在这里垦荒,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1950年,王震将军在地图上沿南疆公路到库尔勒之间划了一条红线,命令驻扎在这里的18团将士把这条红线变成水渠,把冰川水引下来。

    仅仅1年时间,这条全长41公里的水渠就修建完成,放水典礼那天,库尔勒全城百姓都来见证这一戈壁滩上的人间奇迹。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赵予征回忆:“那真是吃尽了人间的苦头,那些艰难岁月今天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橡胶 粮食 粮仓 核心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