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智能卡一刷浇地水哗哗


智能卡一刷浇地水哗哗

——山东省聊城市实施“小农水”工程纪实

( 2015年12月16日  04 版)

    苗保田薄铮本报记者程鸿飞

    初冬,在山东省聊城市的“小农水”项目区,一条条治理一新的沟河、一眼眼新打的机井和一座座新建的泵站不时跃入眼帘。在田间地头星罗棋布的“小农水”工程,让这里的百万余亩良田及时喝上了“田间自来水”。

    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袁庄村的村民袁保国,回忆起过去浇地的场景:“用柴油机从地下泵水浇一亩地,得用4个小时,1个小时就烧掉六七块钱的柴油。浇一块地起码得用两个人,一天24小时不能离开地块,看机器,看水沟。”

    现在,袁庄村每户都有一张智能卡,拿这张卡到地头一刷,浇地的水就像自来水一样随用随取。“一个妇女、一把铁锨、一段输水软管,不到2个小时就可以浇灌1亩地。”省水、省电、省时、省钱、省力,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建——畅通“最后一公里”

    “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这句农家俗语一语道破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而作为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必要补充,“小农水”是农田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连接田间地头,被形象地描述为“最后一公里”工程。

    聊城市是山东农业主产区之一,不管是粮食生产,还是特色瓜菜菌,都成绩不菲。但在这成绩背后,聊城市早已看到了自己的欠账,那就是迫切需要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聊城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延章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聊城市曾经建设了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当时保障农田灌溉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使用年限增加,老化破损严重。

    2009年以来,借助国家启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契机,聊城市积极争取,先是东阿县和高唐县通过竞争首先开始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2011年八个县(市区)全部入选。到2015年底,全市已实现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连续五年全覆盖,成为山东省唯一实现该项目连续五年全覆盖的市。

    在“小农水”工程项目实施中,聊城市始终坚持高标准,把科学规划放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首位,充分考虑社情民意,坚持深入县、乡、村搞调研,走到田间地头搞服务,与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做到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环环相扣。施工单位完成单工程、部分工程验收后,由项目法人、县级水利、财政部门分别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将工程产权移交给乡镇政府或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并向产权单位颁发由县人民政府监制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证》。   

    县级水利部门将新建的“小农水”设施录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台账》,实时监控设施运行情况,并进行跟踪技术指导,基本实现了“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目标。

    莘县河店镇前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景华告诉记者:“‘小农水’可是个技术活,就拿这个地下输水管道来说,你得综合考虑种植方向、田间地势等情况,确立布线方向,否则很有可能就造成水流不顺畅,该浇到的地方浇不到,影响灌溉。”当地的小农水工程建得科学,建得让农户满意,村民不仅不嫌施工碍事,还主动帮忙,参与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和建后管护。

    管——让“小农水”高效运转

    “小农水”工程,建是基础,管是关键,长期发挥效益是目的。

    在阳谷县阿城镇,镇水利站站长姜兴振介绍,在当地,依托水利站成立的农民用水协会起到了管理主体作用,全镇一共8个泵站,每个泵站成立协会分会,协会成员都是各村村民,对泵站覆盖村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统一巡护,有计划地协调村民轮灌,并对渠道进行日常维护,管护费用从农民缴付的灌溉费用中抽取。

    现在,阿城镇的83个行政村已经有48个村享受到了“小农水”带来的便利。村民们的切身感受是,现在渠道和设备有人管、用水矛盾有人调解,用水更方便,邻里矛盾也变少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粮食 田间地头 连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