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从“靠天吃饭”到“靠棚致富”


从“靠天吃饭”到“靠棚致富”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纪实

( 2015年12月14日  02 版)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冬季是设施大棚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辽宁省朝阳北票市的番茄、凌源市的黄瓜、喀左县的茄子和青椒、建平县的角瓜甜瓜等设施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朝阳市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全国“菜篮子”。

    “十年九旱”的朝阳,曾是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这里虽然干旱少雨,但是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素有“辽宁小新疆”之称,具有发展设施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朝阳农民的增收方式正在从“靠天吃饭”的不稳定增收向“户有致富项目”的可持续增收的历史性转变。设施农业的大发展,是朝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一步。

    政策保障:将设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朝阳自然光照条件优越,极其适宜发展设施农业。多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咬定目标,一以贯之发展设施农业,使这项惠及当代、荫及子孙的绿色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驰名关内外。

    由于地质变迁和历史上植被大面积破坏,“十年九旱”是朝阳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且分布不均,“靠天吃饭”“雨养农业”一直是制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但朝阳的优势是光热资源多,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850-2960小时,居辽宁省之首。朝阳位于科尔沁沙漠的南端,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空气流动快,空气新鲜,通透性强,蔬菜生产病害少。生态环境优越,域内重工业少,工业污染小,2003-2005年,通过3年时间,全市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全部通过农业部绿色环境评价,为生产绿色食品奠定了基础。

    立足于这样的基本市情,朝阳市委、市政府把握规律,审时度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把设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坚持不懈地予以强力推进,20多年来,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区域特色日益彰显,品牌优势逐步确立。

    特别是201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投入10亿元资金支持朝阳实施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助力推进,限时突破,使全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了185万亩,实现了“户均一栋棚”“户有稳定收入项目”的目标,作为干旱丘陵地区,朝阳走出了一条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的脱贫致富之路。

    2014年,朝阳市设施农产品产量实现542万吨,实现产值158亿元,仅此一项就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5000元。带动二三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纯收入增加25亿元,实现了3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市设施农产品产量达到417万吨,产值116亿元。

    朝阳市委书记蹇彪说:“要全力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朝阳的大棚数量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鲜明态度。要在市场引导下,进一步优化棚内种植结构,培育出一批符合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品牌产品,真正把朝阳的棚菜、棚花、棚果规模搞上去,让农民在占领市场、扩大规模中受益。”

    技术保障:建立起市县乡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通过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处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重点乡镇建立示范园,示范园内有重点示范户,示范体系基本形成。

    11月18日,记者在北票市蔬菜示范园里见到示范户徐宝珠,他同时也是负责蒙古营镇棚菜生产的技术员。“我这个棚集中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有秸秆反应堆、黄板、滴灌、反光膜、补光灯等十几种,就是要给农户做个示范。”他说。

    记者正好遇到前来取经的长皋乡东地村的棚菜户李玉富。“我一有空就来看他的棚,你看他棚里的生菜就长得比我棚里的好,我要找出好的原因,跟他学习。”李玉富说。北票市政府出资聘请了17名技术员,重点乡镇一乡一个,这些人本身就是种植能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蔬菜 大棚 黄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