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迈上绿色发展新台阶


    2014年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26万亩,建设投入95亿元,实现总产值近百亿元;园区内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7个,引进新品种456个,示范推广203个,引进新技术116项。

    园区机制创新成效显著。浦口区的雨发生态园,通过“一园三社”,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行方式,以园区5000亩核心区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周边万亩面积和3600余户农民致富,园区附近农民年收入高出一般农户20%以上。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建有万头猪场、万只羊场、万笼位种兔养殖场和2000亩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区。500立方米厌氧发酵工程,实现种、养、加良性循环,成为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景观优良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

    畜禽粪水作沼气发电,沼液输进鱼塘养鱼,沼渣用来做种菜、种茶、种花卉苗木的肥料……浦口区雨发生态园内的农业生产链,把园区内的8000多亩菜地、猪圈、鱼塘、鸡场等做成了循环农业、旅游农业。年游客近20万人次。

    农作物的秸秆焚烧与利用,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又一大难题。栖霞区明珠饲料有限公司应用南京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发酵转化技术,一年能消化3.6万吨秸秆生产优质有机肥,解决周边数万亩种养需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江宁区新兴社区,建有900立方米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300家农户提供便捷的管道秸秆沼气,每年消耗秸秆500吨,畜禽粪便300吨,可供气11万立方米,产生沼液、沼渣1000吨,满足周边500亩水稻和苗木的灌溉。

    据市农委主任方中友介绍,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南京市成立由32家高等院校和农业园区单位组成的市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2013~2014两年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对接124个、成果转化61项,仅生物农业就实现产值210亿元。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内申请发明专利100多项。2000亩基地中,黄蜀葵花原料亩产值5万元,纯收益4万余元,加工增值更在数倍、数十倍。

    在南京东邦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农业物联网上,记者看到节水灌区通过传感器调整水稻全程用水和生长,可节水15%左右。公司董事长陈泽介绍说,全省的水稻田如果都用这个方法来灌溉,节约的水够南京市一个夏天的生活用水。

    以信息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以电商化提升农业产业链,以“互联网+”推动农民增收,加快创新农业流通业态。市农委副主任赵云翔介绍说,全市开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网店达1164个,农产品网上营销额35.5亿元。

    “美丽乡村”拓出城乡要素融合发展新天地

    南京市市长缪瑞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城乡发展要素优化配置、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过程。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放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盘子里面统筹和运作,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南京市坚持全域统筹、一体发展、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好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促进了城乡各种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形成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市农工委书记孔令才介绍。

    一起采访调研的市农工委副书记时新峰介绍说,南京市注重城乡统筹的政策设计,推进城乡规划融合,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完善新型城镇体系,着力抓好12个重点新市镇建设,统筹推进其他16个新市镇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规划总面积48.79平方公里的溧水区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云集了一批全国知名科研机构的农业科创资源,聚集着1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融于一体。2014年一二三产业实现产值40多亿元。

    六合区竹镇的巴布洛智慧生态农业谷,围绕“看、玩、吃、住、购”五大功能,着力打造“五好农业”园区。15个果蔬品种、60个畜牧、肉类加工成品和半成品等健康农产品,通过“365天天巴布洛”电子商务平台,将“五好农业”做俏做强。

    一产为基础,二产为补充,三产为龙头。这是总规划面积209平方公里的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该园区立足三产整合,形成规模养殖、特色林果、设施种植及富硒产业园等绿色生态种养加产业链和价值链,带动数千农民增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理 休闲 立方米 沼气
上一篇 : 致歉声明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