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
加减乘除书写精准扶贫新答卷
( 2015年12月04日 05 版)张斌强李繁荣
甘肃省会宁县共有284个行政村,其中116个是贫困村,贫困人口13.79万人,贫困面达26.9%。伴随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会宁县综合施策,巧妙运用“加减乘除”法,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交出一份漂亮答卷。
道口村:算好“加”法全力助农增收
要脱贫,就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此,会宁县重点做好“加”法:增加农民脱贫致富信心、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养殖规模、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成为会宁做“加”法的代表村之一。
走进道口村,一户临近公路的农户院墙上,“牛肉”两个红色大字和一串电话号码格外醒目。远远望去,就能明白这家主人养肉牛,并且很有经营意识。主人名叫摆富珍,饲养着数十头牛,有公牛,也有母牛。摆富珍告诉笔者:“添了牛,就是添了钱。”
通过双联惠农贷款等各种融资渠道,这两年,道口村家家户户都添了母牛。更让群众开心的是,2013年底,道口村成为甘肃省委书记的双联联系村后,以发展肉牛养殖加工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成为村里做好“加”法的关键。
基于此,村里引进甘肃弘利养殖有限公司,建成肉牛屠宰加工基地,推出“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准备建立与农户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计划引进肉牛优良品种,实施有机肥生产,利用沼气发电,建设循环农业,力争带动全县养殖业发展。
张城堡村:做好“减”法改善生态环境
沿着312国道前行,翟家所乡张城堡村的移民安置点渐入眼帘。44幢青灰色屋顶的小康屋排列整齐,彩绘的文化墙格外醒目,村道两侧的太阳能路灯给村社平添一抹现代气息。
走进村民张荣家的小院,她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在政府资助下添置的净水器。“把院里集雨水窖里的水抽到顶上大桶里,通过净化器过滤,水就更干净了。”搬下山梁梁,搬出土坯房,搬进新瓦房,张荣家通过下山入川移民搬迁,过上了好日子。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全膜种植、扶持草畜产业、鼓励劳务输出,张城堡村的贫困群众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吃饭再也不用愁了”。
做好“减”法,重在减轻生态负担、减少环境污染,根本目的是要“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会宁县,移出来的山,流转出去,退耕还林还草,建成特色林果示范园区,减少生态负担;搬进来的川,细心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大山川村:把握“乘”法放大综合效益
太平店镇大山川村坐落在平定高速公路旁的川地里,这里正是会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第二标段。
走进村里,一排排蔬菜塑料大棚银光熠熠。大山川村缺水,以前靠天吃饭,家家都穷。在各级扶贫资金的扶持下,村里建成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把村庄附近塘坝里涌出的地下水都收集起来,配齐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开始发展蔬菜产业。
有了水,2014年大山川村建起220座大棚。一座大棚一年收入1万元,比以前种地的收益翻了10倍。看到村民纷纷开始种菜,杨丽琴夫妇乘势投资10万元建成一座育苗暖棚,向乡亲们提供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菜苗。仅仅两年前,杨丽琴还是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如今,她已成为一座年入“斗金”的暖棚“棚主”。她自己都没想到,好日子来得竟是这样快。
兴水,成为放大扶贫综合效益的“乘”法。把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会宁做好“乘”法的要诀:通过创新农村经营方式,会宁流转土地10万亩,建起适宜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方式,会宁加快普及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等各种融资手段;通过创新资金整合机制,更多资金投向见效快、能致富的产业和项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04/7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