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户的脱贫之路
( 2015年11月28日 01 版)本报记者杨丹丹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农民沈自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访华时拜访的第一个中国农民。而就在几年前,沈自根还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沈福村所在的大圩镇,被巢湖和穿城而过的南淝河环抱在怀中。因为水患常常成为不毛之地。“早年家里穷,5亩地全种水稻。由于我们这里是地处巢湖岸边的圩区,一下大雨就容易被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只好进城打工。”今年56岁的沈自根回忆道,靠着做木工活的手艺,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和两个孩子的学费。1991年7月巢湖发洪水,村里的房子全部被淹,夫妻俩带着一儿一女靠着政府的救济渡过生活难关。
2000年起,沈福村迎来了新的转机。包河区政府对圩区统一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不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也形成了“路成网、树成行、沟相连、渠相通”的新格局。沙石路变成了柏油马路,高低不平的农地修整得平坦开阔,臭水沟挖成了清水塘,村里还新修了电灌站、防洪堤。“基础设施建完善了,政府鼓励农民‘粮改经’发展生态农业。村干部发动大伙搞蔬菜大棚。当时的政策是建一个蔬菜大棚补贴4000元。”沈自根说,穷了一辈子,内心开始萌动起来。就尝试着在自家地上建了两个蔬菜大棚种芹菜。可只会种水稻的他怎么也摸不着种菜的诀窍。不是不出苗,就是种得东倒西歪。沈自根只好向村里的农技员耐心请教。到了第五茬时,芹菜终于长得“有模有样”。从那以后,老沈找到了种菜的信心,种菜的道路越走越宽。如今,沈自根流转了6亩土地,加上自有的5亩地,一共建起了9个蔬菜大棚,每年种植大棚蔬菜的纯收入能达到13万元。
“我们这里种的是只施有机肥、不打农药的绿色菜。而且只要种出菜,就不愁卖不掉。因为村里的交通便利,很多经纪人都上门来收,还有市民上门采摘。”沈自根说,每次看新闻说哪里生产的蔬菜卖不出去,自己就会特别心痛。只有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以前村里地势洼容易积水,出门穿胶鞋还容易陷进泥里,现在晴雨天都是穿皮鞋。”见证了老沈一家生活变化的村委会主任沈翠兰说,村里不仅通了水、电、路,还开办了幼儿园和小学,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农村的生活比城里还“甜”。村里不少人还办起了农家乐。每逢周末,很多城里人都开车来村里度假。
沈自根一家已经从低矮平房搬进了自建的二层小楼。但他舍不得拆掉伴随着前半生的旧平房。只要看到老房子,他就会想起以前一家人的贫苦生活。虽然每天在田间地头忙活将近十来个小时,但老沈说,跟从前比,如今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多亏了发展生态农业。
“沈自根是大圩镇普通农民的缩影。要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把精准扶贫与发展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的全覆盖。”大圩镇宣传委员姜晓飞介绍说,200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仅有1400元,通过近年来不断发展生态农业,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万元。该镇告别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种植模式,目前全镇60%的土地流转到了种植大户手中,从事规模化种植蔬菜、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旅游等。
据悉,“十二五”期间,包河区大力推进高效规模生态农业发展,引进推广农业科技。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6200亩,同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游,带动了农家乐、民俗文化休闲等同步发展。培育苗木花卉业引进培育近10家精品花卉经营企业。形成全区经果、苗木、花卉种植3大支柱产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28/7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