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黑暗中追寻光明的人


黑暗中追寻光明的人

——记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三中教师刘芳
(上)

( 2015年11月23日  04 版)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她,是一个农村中学的普通老师,200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女士含泪拥抱过她,并对她说了一声“谢谢你”;她,从2007年至今被多家媒体反复报道,称她为一朵美丽的山菊花;她,多少次站在“道德讲堂”上,让听报告的人潸然泪下,称她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她就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盲人女教师刘芳。

    我有一种倔强的自尊,摔倒了,都坚持自己站起来

    1993年夏,大学毕业的刘芳成为白云三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工作上勤奋上进,恋爱结婚生子,一个正常人该有的生活自然而又平静地进行着。刘芳沉浸在难以言表的幸福之中。

    命运似乎总是那么的不公,即使在这个快乐、阳光、善良的老师身上,也表现得那么淋漓。1997年,一纸命运判决从天而降——不治之症。医生说,她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初步表现为视力下降,并将最终失明。

    “我的眼睛里晃起‘水波纹’,银色、金色、蓝色的光圈,宛如一朵‘恶之花’,层层花瓣不断绽开。我看世界像是隔了一只鱼缸。”采访中,刘芳这样形容自己的眼睛。

    那年她26岁,在白云区第三中学刚工作4年,跟相爱的人结了婚,8个月大的儿子在襁褓中咿呀学语……

    各种焦虑缠绕在心头:父母、丈夫、孩子怎么办?学生还会信任我吗?学校还允许我上课吗?家长会同意一个盲人当孩子的老师吗?

    有人建议她病退或休息,她婉拒了:“那样我的生命就真的终止了。”

    命运多舛,让她失去光明,留在三尺讲台的决心却永远不变。

    “离开讲台,就等于是要了我的命,比让我失明更痛苦。”刘芳说。

    生活不能改变的话,就改变生活的态度

    一个盲人要想留在讲台上,无疑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

    写板书,她有时会写歪,有时重叠到一起。一次,没留意走到了讲台边缘,一脚踏空,摔在垃圾桶上。学生奔过去扶她,说:“最后两个字都写到墙上去了。”

    多年以后,她的学生说:“刘老师歪斜叠加的板书,是我们青春记忆里最美的画面。”

    为了教好书,刘芳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了下来,其他重点、难点也一一记牢,把几大本厚厚的讲义全都装在了心里。视力越来越差,课却讲得越来越精彩。

    说、学、逗、唱,她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眼睛不好,上课就一定要生动,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

    刘芳老师带过的班级,孩子们成绩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教出了两个语文单科中考状元,在白云三中至今无人超越。

    教学上的困难克服了,然而生活中的困难怎么办呢?见到刘芳,很多人不相信她是个盲人。

    在家,她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炒菜、在跑步机上锻炼,动作熟练得几乎与常人无异。借助盲人软件,她发短信比很多明眼人还快。在学校,她可以独自走近百米,下两层楼,转5个弯,轻松找到公厕。

    然而在这背后,刘芳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绊倒、磕伤、撞墙……现在她小腿上还满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

    “生活不能改变的话,就改变生活的态度。”采访中,刘芳乐观的态度时刻在感染着我们。

    刘芳常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熬不过去了,无法坚持了。可时过境迁后再来回头看看,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眼睛沉入了黑暗,唯有心能抓住光明

    从查出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到2007年的10年间,刘芳一直不愿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视野开始变窄,缩成了扁筒状,只能盯着前方,看不到两旁,视力一年比一年模糊。

    作为一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她打开一扇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变性 重叠 菊花 石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