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3代人,150万亩
——沈阳农业大学发展寒富苹果服务“三农”纪实
( 2015年11月23日 03 版)▲带字的寒富苹果。
▲研究生在沈阳农业大学寒富苹果试验园里工作。
张宜军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文/图
培育抗寒大苹果是世界上无数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人们一直认为,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2℃的地区,大苹果难以越冬。沈阳农业大学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通过努力探索,终于破解了这一难题。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后山科研基地,一眼就看到“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冷凉气候区苹果研发中心”的牌子挂在楼前,楼房过道挂满了有关寒富苹果的图片。
“这个品种抗寒性强,将苹果的栽植区域向北推进了200公里,使本不是苹果主栽区的沈阳及辽北地区成为苹果的新兴产区,远至吉林的延边、黑龙江的牡丹江等更北的地区也有种植。”团队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吕德国边走边向记者介绍寒富苹果的情况。
一个月前,吕德国领衔的研究成果“寒富苹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寒富苹果从育种诞生、丰产技术攻关到形成产业,经历近40年,凝聚着三代沈农人的心血,是大学服务“三农”的成功实践,带动30余万人就业,农户纯增效益150余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校党委书记迟维意说:“大学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立地才能生根,农业大学只有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才能扎牢根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正是农业大学的价值。”
团队协力破寒冷
优质大苹果栽培区域向北推进了200公里,近2个地理纬度
元帅系、富士系等世界主栽大苹果品种抗寒性较弱,均分布在年平均气温8.5℃~14℃、最低月平均气温-9℃~8℃的生态适宜区。我国北纬40°以北广大冷凉地区土地、光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苹果产业的多项条件,但受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等条件限制,不能栽培富士等传统大苹果。
沈阳农业大学1997年育成的抗寒优质寒富苹果突破了这一限制,但在引种试栽初期,各地对其生物学特性不了解,对低温等限制因素估计不足,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未能形成产业。
2000年~2004年,他们对最初引种试栽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冻害发生普遍、腐烂病较重,多数地区已淘汰毁园。“当时由于没有针对性强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加之时逢我国苹果产业低谷,寒富并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团队面临推广难题。”吕德国对记者说。
面对压力,团队坚持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试图摸清寒富苹果的生理学特性,为相关栽培技术的制订提供参考。经过15年努力,他们突破了低温限制大苹果栽培区域的瓶颈,在我国传统大苹果栽培北缘地带及其以北广大冷凉地区形成了高效苹果产业。
科技部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东升说,以寒富苹果为代表的冷凉地区苹果产业的建立,在国际同类气候区独一无二,改变了我国苹果栽培的格局。
栽培良法广传播
研制出符合苹果现代栽培制度的“寒富苹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寒富苹果推广的地方是苹果栽培新区,果农没有生产经验、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导致枝干、芽体冻害和病虫害频发,园貌不整齐,产量不高,品质低下。
好品种还得有良法相配才行,“寒富苹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平地起垄、宽行密植建园模式,果园自然生草、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以“冬剪疏枝、春剪抹芽、夏剪中截、秋剪拉枝”为核心的省力化整形修剪技术,严格疏花疏果、套袋优质安全果品生产技术,以腐烂病及卷叶蛾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及冷凉地区以冻害为主的果园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等。
新民市百源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宁柏松说:“沈阳农业大学的苹果试验园免费向我们果农开放,每年还举办几次现场观摩会,我们随时可以过去参观学习。学校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吕教授每年开春都会到我的果园里亲自示范剪枝,传授技术。”如今,宁柏松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寒富苹果种植专家,“几天前,我还组织社员搞了一次小培训,给他们提个醒,在入冬前要给苹果树灌一次封冻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23/7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