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看水果生鲜电商怎么玩双十一


是依托大平台,还是自创平台,以天天果园为代表的生鲜电商面临复杂博弈,对其商业价值、开放精神构成挑战。

看水果生鲜电商怎么玩双十一

( 2015年11月21日  06 版)

    自建平台

    绘图:石向阳

    热热闹闹的双十一已经过去,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让利、促销、火爆的销售背后,生鲜电商到底赚到了多少钱?众多农企争抢大平台流量的同时,为何有的生鲜电商今年开始单干?双十一适合产品差异性小、利润低的生鲜吗?本期聚焦生鲜电商在双十一前后的表现,剖析其在电商狂欢中的思考和探索。 ——编者

    王如晨

    2014年天猫“双十一”盛典中的一家水果和生鲜双料冠军,到了2015年节日当口,突然不跟天猫玩了,自己去“嗨”了。这是咋回事?

    若你熟悉本土领先的水果、生鲜电商平台天天果园,会觉察到,这几天天猫“双十一”疯狂营销中,没有它的身影。而它的官方平台、APP上,却在自“嗨”中。

    要知道,诸如天猫、京东这些大平台的流量和影响力,在“双十一”大促中对产品销量的拉动,是一般品牌很难舍弃的。但多位专家表示,双十一大促中所需要的资金和投入巨大。作为垂直B2C电商,如果没有自身没有十足准备,谁都不会轻易“去大平台”,毕竟商业就是商业,不是凑热闹。

    生鲜电商的冒险之举

    那么,驱动天天果园这家生鲜电商独立做“双十一”的力量在哪里?

    “去年我们上线了自己的APP,去年整年天猫上的销量占到总销量20%,自有平台占50%以上;而今年,天天果园APP的销量占到了90%以上,运营重心已经彻底转向自营APP。”生鲜电商代表天天果园负责人士表示,之所以选择独立做“双十一”,主要是公司自身营销平台已具有相当的独立运作能力,到了强化时刻,公司有自己更长远的策略。

    这一决定在宣布之后,很多人都为天天果园捏了把汗,要知道,作为国内最大的生鲜电商,它可是去年天猫“双十一”水果、生鲜两大品类的销量冠军,而诸如天猫等大平台在天天果园过去数年的营业额占比均超过50%。

    这个在很多人看来貌似“冒险”的断腕之举最终被证明大获成功。根据天天果园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其自有平台全天销售额近3000万元,同比大增114%。

    这次天天果园“去大平台”的成功,对于垂直B2C电商行业而言,则是开拓独立平台的有益一次尝试。

    那么,天天果园的底气是什么?据专家介绍,移动端爆发性成长,内生流量大幅增长,奠定了生鲜电商独立运作的基础。这也是天天果园上面提及的部分。截至目前,它的自有APP流量占比已超过90%,天猫一端的流量红利明显弱化。一方面,是交易主阵地从大平台向自有平台迁移;另一方面,是自有平台内部迁移——从官网到APP;天天果园动作幅度不可谓不大,风险明显很高。

    告别大平台依赖症

    双十一自身就是热点,意味着全民流量的一次集中激发。对于任何电商玩家而言,只要参与其中,可能都会有所收获,而最理所应当的选择,当然去傍大平台,毕竟它们才有真正的流量优势。纵观生鲜电商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借2013年双11杀入公众视线的顺丰优选,还是过去几年一直蝉联天猫生鲜和水果双料品类冠军的天天果园,双十一、大平台,都是它们迅速发展,扩充市场的“助推器”。

    双十一就像一个放大镜,大平台之于生鲜电商的益处会迅速扩大,但同时,生鲜电商在大平台可能遭遇的“困局”也会格外明显。

    首先,横向对比,大平台对于生鲜电商的助力并不如其他标品那样大,因为产品特殊、存储周期短,用户很难实现有效比价,也很难大规模囤货。所以,虽然双十一生鲜销售也会水涨船高,但它从来都没有进入过天猫这些平台双十一的热门品类行列。

    不仅如此,大平台品类聚合、品类呈现的背后,其实是“价格战”的逻辑,你作为平台上的商家,你想获得好的位置、好的流量、好的业绩,你就必须配合平台,用低价拼杀。这时候,领先品类的价格是王道,至于具体的产地、品质以及品牌就显得并不重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强化 生鲜水果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