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四个最严”怎样落地生根


“四个最严”怎样落地生根

——看青岛市求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题

( 2015年11月14日  01 版)

    本报记者夏树于洪光赵经平张凤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四个最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定下了基调,体现的是中央的决心,考验的是各级政府部门的执行力。

    青岛,是一个沿海发达城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重大而艰巨。这里有700多万亩耕地,乡村人口417万,市区人口488万人;201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52亿美元,约占全国的7.2%。

    怎样才能让“四个最严”真正落地生根?这需要投入的保障、机制的健全,而最为根本的,则是一种“严”字当头的理念。

    近年来,在农业部、省、市三级组织的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质量监测中,青岛的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这样的成绩,是青岛把“四个最严”落到实处的有力注脚。在这个过程中,青岛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近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抓住“药瓶子”,就抓住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听说过各地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产品,但是你听说过哪个地方自己主动申请撤销“三品一标”的吗?

    青岛就是这么干的。今年上半年,有4家“三品一标”生产企业的产品因为违规使用农药,被检测出农残超标,按照青岛市农委《关于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工作的意见》,市里主动上报农业部,申请撤销其认证证书,并很快获得了农业部的批准。这已经是青岛连续两年对违规企业进行“摘牌”处理了,目前已有6家“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因违规被撤销认证证书。

    “认证一个‘三品一标’很不容易,大家都捧着当珍珠一样。说实话,‘摘牌’的时候真是心疼。”青岛市农委主任由翠玉坦言,“质量安全是红线,你既然碰了,那么对不起,我们是‘零容忍’。特别是对农药的管控,就像管处方药一样。可以说,抓住了‘药瓶子’,就抓住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青岛捏紧“药瓶子”的过程,其实正是“四个最严”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首先是最严谨的标准。事实上,对农药问题,国家此前就有了严格的标准。去年,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出台,这一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国标,被称为“史上最严农药残留标准”。在此基础上,青岛修订完善了地方标准,制订农业投入品限量使用标准10项以上。

    “标准再严,不去抓,等于零。要问青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最主要的还是认不认真,重不重视。”青岛市委农工办主任窦宗君说。

    很多生产企业对监管之严深有感触。“现在抽检的频率比以前高多了,检测人员每个月都会来抽检几次,如果违规用药,肯定瞒不住。”在即墨市的即发现代农业园,基地经理袁绍告诉记者。

    “我们的抽检原则是‘四不两直’:不下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青岛市农委副主任张启光介绍说,今年青岛在国内率先将市级承担的1500批次定性定量检测任务,由以往的例行监测、专项检测和监督抽查全部调整为监督抽查,由执法人员全程参与,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执法,并将各区市承担的快速检测任务由去年的4万批次增加到20万批次,将瓜菜、果茶、食用菌等农产品的生产企业、种植大户、“三品一标”基地等全部纳入监测范围。

    管农药的使用过程,更要管经营源头。去年以来,青岛对高毒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整顿,由原来的5000多家经营店,压缩到了38家,并全部纳入市里统一的监管追溯平台,实行实名制购买,实现了“谁在卖药、卖什么药、药卖给谁”的可视可溯。

    “农药经营既要尊重市场,方便群众,也要有一定的门槛。”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沙剑林说,青岛正在将所有的农资经营店全部纳入追溯系统,对经营告知和进销货实现电子化监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西瓜 韭菜 蔬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