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前进中的湖北农业再创辉煌


饮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

前进中的湖北农业再创辉煌

( 2015年11月06日  04 版)

    荆州小胡鸭

    畅吟孝感清米酒

    章华台潜江龙虾

    兆健牌郧阳木瓜果醋

    人人康谷城茶油

    千年纯阳山麻城菊花茶

    二月风随州有机葛粉

    清江长阳椪柑

    武珍房县香菇

    洪湖农家藕带

    “让全国人民饮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这是“十二五”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方针。回眸湖北农业“十二五”发展,农业综合优势突出,粮食连年增产,2015年有望成为湖北历史上最大丰收年。湖北油菜籽和淡水产品、棉花、蔬菜、生猪、茶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小龙虾、蛋品和蜂蜜出口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湖北粮、荆楚味走进全国乃至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百姓家庭。“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充分挖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3176.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26元,实现了连续十一年大幅增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在“中国人的饭碗”问题上,湖北有担当,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2584.16万吨,油料总产341.73万吨,肉类总产量440.44万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动物防疫体系等的建立健全,畜牧业生产将加快发展。水产品总量433万吨,比2010年增加79.91万吨,年均增长5.23%。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逐步加强。2014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2%,比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55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的进度要求,高出全国总体水平。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4292.90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921.9万千瓦,年均增长6.23%。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5%,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19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4年,湖北全省水果、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总产值1976.57亿元,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为71.57%,比2010年提高了17.27个百分点。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0.65%,比2010年降低4.25个百分点;畜禽、水产养殖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1.66%,比2010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54个百分点。农业区域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全省已形成了江汉平原、汉江流域粮棉油优势区,49个县市粮食核心区、四大山区果茶优势区和北麦南油的种植格局。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14年,全省共建设种植业板块基地1918万亩,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712个,水产板块414万亩。各类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产品比重显著增加。

    龙头企业实力大大增强。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89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62家,比2010年增加37家,平均每年增加9家,已经实现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的规划目标;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2家;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农产品加工值大幅增长。2014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接近2010年的3倍,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5∶1,位居全国第5位。

    利益联结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中,订单农业范围不断扩展,签约农户超过710万户次,履约率达到86%以上。同时,出现了租赁、合作、二次返利和生产要素入股等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居全国前列

    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2014年,全省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达到30个,全省标准化生产示范品种实现了种植、畜牧和水产等食用农产品全覆盖。示范区示范主导品种均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加强“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制(修)订,举办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标准化生产 信息服务 无公害农产品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