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村支书高新增的大手笔


村支书高新增的大手笔

——1个合作社和20万亩花生基地的故事

( 2015年11月06日  05 版)

    丰兴汉熊云霞

    “今年花生格外香!一亩地普遍增产二百斤以上。”正忙着计算花生效益账的河南省唐河县苍台镇高彭村党支部书记高新增高兴地说。

    高新增还有一个“头衔”——唐河县新生花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就是这个合作社,辐射带动豫鄂两省周边地区发展花生标准化种植基地20万亩以上。

    “花生年年都种,产量大同小异。”面对群众的困惑,高新增上了心:自己的名字就叫新增,可村里的花生产量年年不增,这咋说得过去!不如干脆办个合作社,让大伙儿有个增产增效的“主心骨”。很快,唐河县新生花生专业合作社在高新增一手操办下成立起来。

    高新增这一做法和唐河县扶持高、精、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决策不谋而合,并承担起豫南花生产业示范项目,合作社成为集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集约化经营、示范种植等产、供、销环节于一体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据高新增介绍,合作社一期建成花生高产示范园5000亩、花生加工厂一个、示范带动专业合作社一个、新建非公有制党支部一个,初步形成“支部+分社+农户”的“三加”模式,有些农户是党员又是社员,加上他这个村支部书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合作社得到充分体现。

    合作社承担的花生示范项目完成后,初步形成以起垄高产技术推广、集约化规模经营为特色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亩产提高200斤,产量平均提高30%以上,花生种植增产不易、增收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花生增产增效,农户心花怒放。合作社社员高清锁连片种植花生40多亩,亩均增收500元以上。他说:“跟着支书干,靠着合作社,越来越有奔头!”

    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催生连锁效应。在苍台镇党委领导看来,高新增和他的合作社主要解决了四个问题:首先,解决了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导致的种地难,引进机械化全程操作节省用工60%至70%;其次,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通过合作社培训,解决了黏土种植花生产量不高、收获难的问题;再次,保证了新品种及时更新换代,示范园与山东花生科研所签订新品种引进合同,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良种良法双配套;第四,解决了花生仓储、销售问题。合作社内有剥壳机、烘干机、色选机等设备,并与襄阳鲁花集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生 农民收入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