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玉米临储价格7年来首度下调 众多农户持粮观望


  十分钟之后,结果出来了。

  粮站工作人员:7毛7分5。

  7毛7分5的价钱,远远超出了郑三和姜井春的预期,一斤多出7分5,按一垧地25000斤玉米的产量来算,一垧地就能多赚1875块钱。一块大石头似乎就这样落了地。可心细的郑三很快就在卖粮的明细单上发现了问题,难得的惊喜瞬间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郑三:不是7毛7分5吗?怎么成7毛5分5了?写错了。

  姜井春:差六七百(一垧地)。

  郑三:没事,写错了再改。

  得知是粮库的工作人员写错了。郑三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拿着粮库开出的单子,急性子的郑三赶紧去开车称重。

  两辆车不到7万斤粮,临近中午11点的时候,在金丰粮库开始卸粮。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为交易马上要结束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粮库老板:杂质大,这得扣点量,扣车上玉米的量,要不我也没法要,要么你拉回去过筛子。让他拉回去过筛子。

  一波为平,一波又起。郑三送来的两车粮都存在杂质太大的问题。要么选择扣量,要么选择拉回去重新过筛子,从凌晨四点忙活到现在七八个小时,问题一个接一个,这让郑三有些生气。但他依然有些不甘心。

  郑三:扣吧,你说咋整?一百公斤一车行吗?

  粮库老板:一车一百公斤,行!

  记者:这个钱是算在你头上还是?

  郑三:算到我头上呗。跟人家粮主没关系。

  虽说一车少挣了一百多元钱,但郑三这一趟下来还是赚了600元钱,这已经是今年他开始收玉米以来不错的成绩。他决定乘胜追击,试试看这天能不能再收一户。

  郑三:我说你那玉米卖不卖?留几天啊?先不卖啊?我说你那玉米现在卖不卖现在?晚两天卖啊?再留几天啊?都不卖。

  电话没少打,但却没有人愿意卖粮。从往年大家找上门,到今年主动上门都几乎无人问津,玉米价格的下跌让很多农户选择了持粮观望。

  托市政策使玉米加工企业大幅度萎缩,价格回归市场才能立足市场!

  记者在公主岭采访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选择随行就市参与交易还是选择继续观望,绝大多数农户对玉米临储价格的下调知之甚少。那么,这一政策实施 七年来的收购价格首次掉头向下,究竟原因何在?调整之后,又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哪些变化,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企业、粮库、专家,希望能从中一探究竟。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DDGS(玉米酒糟)加上木薯、高粱。这些都可以作为玉米的替代品,现在每年大体进口600亿斤,相当于吉林省的玉米产量,就等于逼着你存在库里,国外已经把你的市场份额占领了。

  由于我国对进口玉米实行配额限制,相对可控;而高粱、木薯等玉米替代品种既不在关税保护范围,价格又低于国内,导致大量进口,抵消了国内玉米消费数量,导致我国玉米库存高企。

  韩福春:吉林现在是,到这个9月底(库存)是1055亿斤,其中100%都是政策性粮了,其中临储玉米就是890亿斤,其中有三分之一储存快三 年了,接近轮换的时候了。我们今年要收500亿斤玉米的话,得有330亿斤要露天储存。我们自己倒出来的仓容只有171斤,所以说现在我们压力也很大。

  那么,既然粮库堆不下,那为什么不卖掉呢?问题的核心依然在价格。高于市场价收回来的玉米,要想顺价销售几乎不可能。

  吉林省平良储备粮库主任孙青春:你看这是2014年产的粮,二等去年是不是就是1.16块钱、1.14块钱,那就2280,2280你再加上收购费用50,是不是2330的成本,买新粮,烘干后的粮,也就两千多块钱,库存的粮直接通过拍卖啥的,就很难了。

  而除了库存高企,玉米临储政策施行7年里,下游深加工企业也损失惨重。

  中粮生化能源(公主岭)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君:这么多年,这个企业应该说都伤痕累累了。

  田文君:托市之后呢,企业的采购成本大幅上升,导致东北的玉米加工企业这几年大幅度萎缩,大量的企业倒闭,我们也是在苦苦支撑。

  一直在苦苦支撑中生存的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015年8月份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气力,陷入了月亏损1500万的窘境,不得已选择停工。

  而在吉林省,像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这样在政策、市场的双重挤压下陷入困境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并不是少数。据统计,在吉林省有规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21家,其中依然还在开工的只有十三家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木薯 高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