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贫困不寻常的攻坚
——看青海如何啃下同德这块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 2015年10月24日 02 版)本报记者赵经平郜晋亮李飞
这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到2012年,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还有75%农牧民处在低收入贫困线以下;农牧民负债繁重,历年拖欠的贷款本息累计2.66亿元,平均每户达2.27万元;县域内碘缺乏病、布病、肝包虫病、大骨节病等8种疾病多发频发……
这也是一块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
“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全面小康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对青海来说,解决同德这种地区的贫困问题,刻不容缓。
特殊的地区、特殊的贫困,需要特殊对待。从2013年起,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多方合力,精准施策,用三年时间,决战贫困,彻底改变同德地区的面貌,也为其他类似地区趟出一条发展之路。
啃“硬骨头”,要舍得下大力气
巴沟乡的地干村,村如其名。因为缺少水源,村民种地年年饱受干旱之苦。
但是,从雪山流下来的巴曲河就沿村而过。怎么不能引河水浇地呢?
“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啊。”巴沟乡副乡长周先加叹了口气。修水渠要机器、要钱,乡里村里都没这个能力。
随着扶贫攻坚三年规划启动,地干村也迎来了转机。先是州财政投资30多万元,加上整村推进的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起了32亩露地蔬菜基地,配套解决水、电、路问题。种出的菜卖给县城的学校,很受欢迎。
随后省国土厅投资,依托巴曲河,帮助村里开发整治了700亩耕地,沟渠完善,全部是水浇地。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后,村民有了增收途径,而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让村民们欢欣鼓舞。
村民尕桑如今住进了政府补贴盖起来的新房,窗明几净,自来水直接入户。“以前哪有这么舒服,吃个水都要到两公里外去背。”尕桑笑呵呵地说。
像尕桑这样近年来喜迁新居的农牧民,并不是个例。目前,在地干村乃至整个同德县,农牧民全部搬入了新居。
在《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厚厚的附表中,记者看到,709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哪个部门负责投资、投资多少,一目了然。截至今年上半年,同德县已累计落实各类专项攻坚项目资金超过40亿元。
四面八方的“扶贫之水”汇集到一处,浇灌在这片“最干涸土地”上。路通了、灯亮了、水甜了,农牧民的笑脸越来越多了。
据统计,三年扶贫攻坚以来,同德新建改建农牧民住房11387户,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1092公里,解决了5644户农牧民用电问题和2.44万人饮水问题。同时,农村低保提标扩面8100人,城乡医疗救助6369人次。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是否有“垒大户”的嫌疑,又是否有可复制推广的意义呢?对此,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像同德这样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覆盖等历史欠账问题由来已久,只能够、也应该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来化解,这个钱必须花。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青海也将采用同德的经验,陆续出台倾斜政策,逐年推进。
这种集中力量啃“硬骨头”,不仅是加大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分散的扶贫资金整合起来,共同发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单个行业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建蔬菜基地的钱,以前都是分到各家各户,几千块钱,花完了就没了,现在几个项目的钱集中起来搞产业,村里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周先加说。
啃“硬骨头
”,需要“点面结合”
啃“硬骨头”,既要下大力气,真倾斜真投入,又不能光用蛮力,必须合理规划,精准施策,会使“巧劲儿”。
草场少,耕地少,可利用资源短缺,这是长期以来导致同德农牧民贫困的最直接原因。不解决这个问题,砸进再多的钱,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的效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0-24/7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