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向生态文明走廊的蝶变


    青岛市农委主任由翠玉介绍:“根据青岛‘一轴三片、四区多点’都市现代农业布局,编制实施了《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确定以综合治理为契机,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走廊,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的先行区、核心区和功能区。”首先,规划建设了大沽河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了97个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发展优质蔬菜果品90余万亩。其次,立足大沽河,辐射全青岛,规划建设了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粮油生产功能区和300万亩高标准粮田区。第三,建设了高效设施农业功能区。建设了10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出口农业基地。

    在即墨市灵山镇,发展观赏玫瑰1200亩、300多个品种,建成了以“玫瑰小镇”为品牌的特色生态旅游长廊,形成了闻名胶东半岛的摄影文化基地。正如游人所说:“听了让人憧憬,看了让人难忘。”

    “如果没有大沽河的几道拦河闸坝,在大沽河两岸不可能有万亩山楂、板栗、苹果等采摘园。作为采摘景观,苹果园亩均收入达5万元。”莱西市沽河街道党委书记张俊武说。

    青岛市农委生态处陈言智介绍,根据大沽河流域的田园、林带、湖泊、湿地、山体等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引进工商资本,加大财政和金融扶持,规划建设了田园采摘、饮水思源等10个旅游主题,发展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园区,建设了农业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初步形成了大沽河农业旅游走廊。

    宜居大沽河

    ——打造沿河生态宜居幸福新农村

    在即墨市移风店镇黄戈庄,一片上百年的槐树枝繁叶茂,珍藏了村里老人的“乡村记忆”。

    莱西市店埠镇岭南村的李茂林刚搬进大沽河畔的新型农村社区,就被错落有致的建筑、整洁漂亮的景观和便捷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就像进了城一样”。

    “纪家庄社区新建了污水处理站”“南王疃社区文化活动广场投入使用”……类似的新鲜事,在大沽河畔还有很多。

    青岛市委农工办主任窦宗君说:“根据‘突出文化特色、建设大沽河沿岸宜居幸福新农村’目标,坚持‘改造聚一批、保护提升一批、环境改善一批’,确定把大沽河沿岸打造成全省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区。”首先,编制实施了《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大沽河流域“美丽乡村、新型社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三位一体专项发展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推动产业有支撑、农民意愿强、邻近镇驻地的村庄,建设了一批集聚类新型农村社区。

    同时,着力打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行区。按照新农村、新产业、新文化、新环境、新农民的“五新”要求,重点推动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由“五化达到”向“五化提升”整治和转变,提升了大沽河沿岸村庄环境。积极推进沿岸村庄污水处理、厕所改造、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和文化小广场“五项配套”工程,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卫生改厕和规模化供水达95%以上。

    去年以来,为了改善大沽河沿岸村庄环境,清理生活垃圾35万吨、“三大堆”13万处、乱搭乱建5459处、湾塘450处;硬化道路291公里,安装路灯3124盏,新栽花木127万株,新建文化广场170处,新建污水处理能力2.1万立方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生态农业 玫瑰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