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向生态文明走廊的蝶变


向生态文明走廊的蝶变

——青岛市大沽河流域综合治理纪实

( 2015年10月20日  01 版)

    本报记者于洪光杨瑞雪

    青岛,因海而兴。很少有人知道,青岛还有一条“母亲河”——大沽河。

    大沽河,胶东半岛最长的河流。发源于烟台境内,一路南下汇集支流,流域覆盖了青岛近50%的市域,滋养了莱西、平度、即墨、红岛和胶州五个区市,在胶州市码头村入海,是青岛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最大的生态湿地。

    然而,历史上大沽河虽经数十次治理,依然隐患重重:堤岸破损、雨季水涝、旱季断流,令沿岸居民忧心忡忡。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经过调研坦言:“一条河能让一座城市气韵生动、底蕴沉厚。青岛,海的文章要继续做好,河的文章更大有可为。”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强调:“大沽河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今、惠及子孙的战略工程。”

    同年,青岛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突出抓好大沽河综合治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大沽河治理的意见》,确定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治理原则,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团队,编制了大沽河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八个专项规划。2012年2月正式开工,历经3年多奋战,投资70亿元,实施了防洪、水源开发、道路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现代农业、新农村示范“七大工程”。

    如今的青岛“母亲河”,出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景象,形成了贯穿南北180公里、5个区市、50个乡镇、2513个村庄、240万人的生态文明走廊,涌现出了一大批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治理大沽河——打造治水兴水工程的“博物馆”

    在即墨市移风店镇的大沽河堤顶上,即墨市水利局鲁善海介绍:“过去是六七米宽的土堤,现在修成了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堤防。”

    大沽河经过3年多治理,完成了顶宽14米的227公里堤防,护岸257公里,疏浚河道116公里。两侧岸堤铺设了双向车道和自行车道,实现了坝路一体化。造林7万多亩,新增湿地6万多亩,形成了“三区五湖九地、绿道连通十五点、二十二桥跨两岸、二十四闸水相连”景象,也就是建设了三大滨河旅游区、五大湖泊、九大湿地;贯穿两岸的滨河公路,连通了15个旅游功能点;新改建22座桥梁,形成了便捷的交通体系;建设了24座拦河闸坝,实现河道上下游相接、水面相连。

    青岛市水利局局长赵兴书说,治理了一条“母亲河”,也建成了一座座治水兴水工程的技术创新“博物馆”。                

    在拦河闸坝上,采用了环形闸、钢坝、充气、液压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其中弧镜式九孔闸坝达到了亚洲第一;桥梁分别采用了梁式桥、拱式桥、钢架桥等不同类型;护岸采用了“生态护岸袋”“抗冲生物毯”“生态混凝土”等技术。

    青岛市副市长黄龙华坦陈:回顾大沽河治理,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党政主导。由市长张新起挂帅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徐振溪担当总指挥,仅市级指挥部召开的调度会、专题会、协调会、观摩会达200余次。二是上下联动。从决策、规划到建设,市直和区市密切协同配合,尊重基层意见,发动群众参与,满足群众需求,形成建设合力。三是实干苦干。所有参战人员风餐露宿、拼搏实干,仅用2年多就完成了骨干工程,创造了青岛水利工程新记录。

    发展大沽河

    ——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走廊

    在胶州市河荣二村大沽河生态旅游合作社,理事长毛瑞先告诉记者,合作社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作顾问,流转土地2000余亩,发展“果园+油菜”立体种植,初步形成了“花海+果香”生态景观。

    在莱西市店埠镇“鲜多多农场”,采用了标准化、工厂化无土栽培技术,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种植在岩棉上,营养液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部;温室内设置了物联网监控中心,自动监控蔬菜生长情况;果蔬成熟后,农业工人登上自动行走升降采摘车,就可采摘果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生态农业 玫瑰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