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趟出可持续发展新路


世界上第一个挂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趟出可持续发展新路

( 2015年10月14日  01 版)

    本报记者郑惊鸿

    浙江青田,因石头闻名,是中国石雕之乡。

    青田还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尽管全县人口只有52万,但旅居国外的青田人就达27万多,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

    近年这个位于瓯江中下游的山区小县,又因境内延续留存1200多年的“稻鱼共生系统”而声名大噪:2005年6月,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批6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一,从此境内外访客游者纷至沓来。

    “就在昨天,来自世界各地的27个国家的代表,到我们龙现村集中培训,这可是全球第一块牌子。”青田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敏芳非常自豪地指着竖立在龙现村头的石雕说。

    “惊叹于青田千年的稻鱼文化,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这第一块牌子授予了我国青田。青田不负众望,经过10年探索,已经成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示范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趟出了新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办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研究员告诉记者。走过10年,青田这个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已经成为研究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验室”,展示传统农业文化的窗口,生产生态文化型农产品的基地,开展生态文化型旅游的目的地。在这里,让后代看到了先祖的远古智慧。

    龙现村,远古智慧耕耘者

    古老的龙现村,并不遥远。从温州驱车1小时便到县城,离县城22公里、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见识了这个世界级的方山乡小山村,村口还赫然立着费孝通的题字——中国田鱼之乡。走进群山环抱的龙现村,正是即将收获的季节,层峦叠嶂间铺陈着大大小小或如腰带或如眉毛的稻田,因山势地形的高低不同,或黄或绿,一片一景。

    更为神奇的是橙黄碧绿的水稻间自由自在游动着的红色田鱼,鱼与稻相互依存,与山间清净的空气、梯田、溪水一起,组成了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踏着比单脚大不了多少的青石、泥草垒砌的田埂,记者小心地紧随前者脚步,去探访这个水中的精灵。健步如飞早已走到前方的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晓海回头说:这个田埂的垒法,自古流传,不用水泥砌起,主要是考虑田鱼有拱泥的习惯,用水泥会伤了田鱼,为了田鱼健康成长,田主人宁可要时不常的维护。我们青田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所以田埂都是尽可能地窄,只要能走就行。你看我们这里的水稻是不是比别地的秆壮穗大?这就是田鱼的功劳,因为田鱼,我们种田不用化肥,环保又安全。

    从2005年就开始跟踪观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孙业红告诉记者,青田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的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吃昆虫和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使系统自身维持正常的循环,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解决了病虫害防治的问题。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呈现稳定态势,稻鱼都没有病害。

    其实,稻鱼共生系统在世界许多国家中都有,只是在中国历史最为悠久。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则始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青田县志》有详尽的记载。自古田鱼有4种颜色,因红色喜气而广布田间。稻田养鱼,是农耕社会的神来之笔。传说方山的先民偶然间在放溪水灌溉时,把鱼苗带进了水田。没有想到秋天收获稻谷,梯田里还能额外收获一尾尾肥美的鱼儿。这鱼经过先民一代代的驯化,进化成特殊的品种田鱼,模样还是鲤鱼,但鱼鳞柔软,鱼肉鱼鳞却分外甘美细腻。

    农民伍丽贞和她的鱼家乐

    这是一个神奇的小山村,更是一个田鱼乐园。龙现村人珍爱这田间的精灵,房前屋后必有引活水蓄积的鱼池。到了冬天,人们会把稻田里的田鱼捉到水池里,覆盖上树枝保暖安然过冬。鱼儿精灵一样游动,又给山居生活增添了一抹诗意。全村396亩农田,水塘140多个。目前龙现村所处的方山乡和全县有条件的乡镇耕耘着近10万亩采用传统方式的稻鱼共生系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梯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