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部长: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4亿亩


  问:我们感觉到现在的农村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多,您能谈下“十二五”期间我国村建设取得哪些重大进展?

   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十二五”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总体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环境越来越整洁,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清理了乱堆乱放,配上了垃圾桶,修建 了排水沟,疏浚了坑塘河道,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农村饮水更安全了,用电更方便了,道路更畅通了,房子更整齐了,解决了2.98亿农村 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改造农村危房近1300万户,并同步改善了供热、排水、排污、小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全国出现了一批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 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比2010年增长近1.5倍,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80万家,年接待人数达 10亿人次,带动3000万农民就业增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城市居民旅游度假的新去处、传承农耕文明的新载体。

  问:“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答:“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以培育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为了把“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 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目前已有12个省开展整省推进试点,有2160个县开展了整县推进试点。截至 今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3.5亿亩,确权面积2.6亿亩。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 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承包地,让承包地经营权真正活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超过4亿 亩,比2010年增加了2亿多亩。

  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共同发展。截至今年6月,全国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4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2 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 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这些民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淘宝等电商平台,创新性地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并将各种文化创意引入到农 业生产中,正在给古老的农业产业注入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问:“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哪些经验措施?

   答:回顾“十二五”以来的发展历程,“三农”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持之以恒强化农业、 建设农村、富裕农民。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新世 纪以来连续出台了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回 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农”政策理论,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定位, 为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引。“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农业 补贴力度,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 长期坚持、毫不动摇。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应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决不能形势好了改政策、粮食多了减投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连续 土地 水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