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市场手段破题中国农业产地体系建设


  “在产地方面,政府强调的是粮食基地,因为农产品的自给自足程度要维持在一定程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实际上,很多业内学者表示,中国的县域经济并未将对优质产地的认知上升到足够程度。

  “这个领域对于政府而言是比较难的,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是这样,关注的并不多。中央政府关注的是粮食,粮食的收购平台与收购的政策,对于被 划入优势产业带的地区,将存在最低保护价的收购。”乔娟说:“就其他的品种而言,这种对接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市场的对接。地方政府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县级 政府鼓励县内发展若干优势品种。但是如果后端市场不能很好地对接,就会损伤农民的利益。现在的地方政府都明白了,要用市场来引导。在有些区域某一个产业成 为优势产业并不意味着一个县仅主打一个品种,只是影响相对比较大。其投入量主要还是受市场层面的影响,地方政府也只是做辅助的工作。”

  而就服务于市场层面的产地信息数据而言,政府很难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以前,农业的信息系统实际上比较弱。官方的监测数据还没有,更多的是上报的统计数据,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完成从乡镇到市再到省的层层上报,这样选出优势区域。这样选出的优势区域是基于县一级的统计数据。”乔娟说。

  “政府很难做数量很大的、不断更新的即时数据,可能会出现失灵。”冯兴元说。

  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微观市场和宏观经济是脱节的,亦可称“存在滞后”。因而市场层面更加适合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地的评价体系。为了破解上述问题,市场层面正在寻找解决措施。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或将带来机遇。

  日前,一亩田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好产地”平台活动。该平台旨在寻找一批符合其评定标准的县域,帮助中国的农业县域提升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产地的评判标准与特定产品密不可分。有学者认为,应以产品为导向划分产地类型。

  “在某个区域内,存在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品种很多,可能拥有一个全国认可的优势品牌(比如黑龙江的五常大米),这意味着该区域是该产品的好产 地。但这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所有的农产品都具有优势。”乔娟说:“农产品的种类很复杂,是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的。对于产地的评价还是应以产品进行分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优势产业带 缺失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