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市场手段破题中国农业产地体系建设

网友投稿  2015-09-24  互联网

  日前,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将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规划根据我国各地经济社会、交通区位、人口分布、农产品流通基础等因素,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和全 国主要商业功能区、农产品优势产销区分布,在全国农产品生产、集散和消费集中区域布局100个左右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8个市场集群,依托市场集群形 成“三纵三横”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与区域农产品流通网络相对接。

  然而,上述体系仍然存在缺失。有业内人士分析,我国覆盖城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不合理,组织化和 标准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该规划或将对其进行改善。然而,关于农产品市场中的“产地”环节仍然缺失。

  “在我们现有的顶层设计和现有的市场里,对产地市场的关注程度比较低。在现有批发市场的运行中,现有市场基础设施和运行条件很不利于农户的营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此前公开表示。

  如何加强这一环节成为业界的普遍追求。

  产地体系建设

  实际上,中央层面已开始加强对于产地环节的建设,并陆续推出一系列规划。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提出“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继续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 点”。6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纲要》和《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官方的口径为“希望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户营销服务体系,进一步 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能力与效率”。

  “产地市场建设是要首先解决好农产品销售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初一公里’就是农户离市场太远,或者是流通服务离生产太远。最近国务院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我们的流通离生产太远,市场离农户太远。”张合成说。

  即便如此,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所遇到的问题依然较多,比如,国家对于产地市场的投入依然较少,尤其在一些基础硬件建设方面,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上述部分国家的产地市场建设,政府投入可达50%以上。

  而就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基层行政区域与概念——县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不平衡。有业内人士认为,县域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经济结构战略型调整。同时,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还处于初期阶段,农产品增值的部分主要在城市完成,致使众多农民未能直接受益。

  “此前,相关领域最宏观的称为优势产业带建设,这个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有体现。把各种农产品的主产区全部划入这一主产带。这个规 划是以县为单位。比如,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肉牛、肉羊都会以县为单位划入规划。其他农产品也会按照大类来分,有的能具体到某一个品种。”中国农业大 学经济管理学院乔娟教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这个划分比较粗,农业部是按照各个地方的统计数据、多年的生产规模和提供的商品量进行划分。如果进入到优势产业带,农业部或国家财政将给予相关的支持项目。”

  “国家在划出优势产业带后,各个省、市在进行农业发展规划时,实际上都有自己的农业优势区域,进行再划分。以北京为例,能进入国家优势产业的很 少,但是北京市郊区也有农业。因此,北京郊区根据当地情况对已有产业划出优势产业带与产业区,也会按照产业原来布局和未来整体规划进行区域规划和区域布 局。这个区域规划和区域布局在分配的时候给各区县分配资金的时候就不是完全平等的了。”乔娟说:“相关政策出台时,将有国家财政对优势产业区进行扶持与帮 助。而非优势产业区则由地方政府出钱,中央政府出钱相对较少。”

  评价体系缺失

  同时,就产地层面的评价,相关体系尚有缺失。

  “目前,中国没有一个通行的、常识化的、国家标准的产地标准。目前我国对产地的认知基于几个来源包括历史认知、普遍经验、市场效应和自然条件。 而自然条件这一点是比较普遍而且朴素的认知,但从科学角度而言,并不完全。”一亩田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高海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对好产地的 判断要切换多个维度来看,比如从市场导向角度,还包含了市场效率、市场成本和顾客认同等多种因素,并不是有好产品就一定是好产地。有的地方尽管产地自然条 件不错,但产品化能力不强。有的产品质量较好,但相关配套设施较为落后,缺乏周边服务,导致市场化成本过高。因此,好服务应该成为市场化的好产地的标准内 涵之一。但是在传统价值体系或者认知中,这些因素是被忽略的。”

  “在产地方面,政府强调的是粮食基地,因为农产品的自给自足程度要维持在一定程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实际上,很多业内学者表示,中国的县域经济并未将对优质产地的认知上升到足够程度。

  “这个领域对于政府而言是比较难的,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是这样,关注的并不多。中央政府关注的是粮食,粮食的收购平台与收购的政策,对于被 划入优势产业带的地区,将存在最低保护价的收购。”乔娟说:“就其他的品种而言,这种对接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市场的对接。地方政府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县级 政府鼓励县内发展若干优势品种。但是如果后端市场不能很好地对接,就会损伤农民的利益。现在的地方政府都明白了,要用市场来引导。在有些区域某一个产业成 为优势产业并不意味着一个县仅主打一个品种,只是影响相对比较大。其投入量主要还是受市场层面的影响,地方政府也只是做辅助的工作。”

  而就服务于市场层面的产地信息数据而言,政府很难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以前,农业的信息系统实际上比较弱。官方的监测数据还没有,更多的是上报的统计数据,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完成从乡镇到市再到省的层层上报,这样选出优势区域。这样选出的优势区域是基于县一级的统计数据。”乔娟说。

  “政府很难做数量很大的、不断更新的即时数据,可能会出现失灵。”冯兴元说。

  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微观市场和宏观经济是脱节的,亦可称“存在滞后”。因而市场层面更加适合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地的评价体系。为了破解上述问题,市场层面正在寻找解决措施。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或将带来机遇。

  日前,一亩田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好产地”平台活动。该平台旨在寻找一批符合其评定标准的县域,帮助中国的农业县域提升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产地的评判标准与特定产品密不可分。有学者认为,应以产品为导向划分产地类型。

  “在某个区域内,存在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品种很多,可能拥有一个全国认可的优势品牌(比如黑龙江的五常大米),这意味着该区域是该产品的好产 地。但这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所有的农产品都具有优势。”乔娟说:“农产品的种类很复杂,是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的。对于产地的评价还是应以产品进行分类。”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24/7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