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农业“调转节”的科技力量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服务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纪实
( 2015年09月19日 02 版)本报记者李庆国高杨何烨
最近,一份国务院文件牵动起所有农业人的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我国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相关工作的文件;就在一年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新一轮发展中下好“先手棋”,响亮提出“调转节”,即“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方向定位。
农业转型,科技支撑。地处海淀区昆玉河畔一隅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几年为首都农业转型擎起了科技创新的大旗,在她的凝聚下——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在这里绘制,单产增幅达20%的杂交小麦从这里诞生,全球最大的玉米DNA指纹库和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种子检验资质的实验室便设于此……
记者近日走进这个历经半个多世纪风华的科研机构,近距离感受“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农科精神,体悟推动农业转型的科技力量。
57载传承,几代农科人耕耘,始终坚持农业科技服务符合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农业是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个崭新的行业,更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产业在变,推动其前进的科技力量也在不断变化。从1958年成立至今,“创新与服务”便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立院之本,各项工作的重心也紧密围绕首都农业的功能定位不断调整。
由原北京市农业试验站、兽医站、养鱼站和中国农科院下放到市里的蔬菜所、养蜂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的北京市农业科学院,从建院伊始,到1962年院建制撤销,直到1968年成立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期间,农科院科研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城市副食品供应不足和育种、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当时首都老百姓还是“有啥吃啥”,农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产出来”。
从1975年恢复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建制,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粮食生产停滞、蔬菜供应困难、肉食供应短缺等问题。提供科技贡献,农科院科研的重点变为开展良种换代、抗病品种选育等以育种为中心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粮食和蔬菜新品种,老百姓餐桌上的“技术含量”不断丰富。
1983年5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名称正式确立,从此装满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成为科研的重中之重。同时全院还贯彻“科技为京郊建设服务”的方针,进行科学研究体制和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由单纯的研究型向科研、开发、经营型转变,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科技承包制为核心。这期间首都市民的农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科技进步功不可没。
市场经济深入推进以来,按照“一定两改三高”工程目标责任制要求,全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农业高精尖领域建立起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在全国首提“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快速拓展,解决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就成为科研主攻方向。百姓的餐桌已经丰富到“想啥吃啥”的地步,市民的关注点也转移到如何通过科技达到“啥好吃啥”的新要求。
如今,北京城市定位到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首都农业不得不又一次踏上调整之路。在满足了市民“胃”的需要后,农业还要更多地满足人们“肺”“眼”“脑”等多种需求,需要一二三产融合,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型的出路只有靠科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伴随着首都农业的重大转型,以及京城百姓需求的变迁,三者是高度契合的。”院党委书记高华说,“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四大功能,近年来农科院一直在为提升首都农业应急保障、种业发展、生态休闲和科技示范水平默默奉献着。”
可以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60年的农业科研发展史,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休戚与共,与两千万首都人民的餐桌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凝结着一批老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19/7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