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长: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 四海无闲田


  资源环境可持续。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要使绷得过紧的资源压力得到缓解,要使被污染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 善,根本出路要靠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坚持“利用”与“保护治理”并重, 促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绿水青山。

  当前耕地保护突出的问题是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记者:耕地保护一直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韩长赋: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突出的问题是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从数量上看。1996—2011年全国耕地净减少1.25亿亩,大都是城市周边的 近地、好地。实行占补平衡后,耕地绝对数量下降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占近地补远地、占好地补劣地、占水地补旱地的问题比较突出,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的质量 一般差2—3个等级。第二次全国土地普查耕地面积为20.3亿亩。看似多出2亿亩,其实是调查方法手段的不同和过去隐匿计税面积的释放,这些地一直都在耕 种,并不是凭空多出来的。而且据国土部门评估,其中还有1.5亿亩是不太稳定的耕地或劣质地,将来还要逐步退出来。因此,我们绝不能动摇耕地红线。从质量 上看。去年底,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公报,质量较好的耕地占总面积的27.3%。目前全国中低产田约占2/3,大量还是靠天吃饭。耕地退化问题也 比较突出,东北地区黑土退化趋势值得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因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保耕地数量,关键是要抓紧划定 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做到补充数量和质量“两个到位”。提升耕地质量,要软件和硬件两手抓。硬件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 力度,国家规划建设8亿亩;软件上,推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记者:近些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怎么看待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韩长赋:农业面源污染有三大“贡献者”。

  一是化肥。主要问题是使用量偏大、利用率偏低。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为5912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5%。为什么我国只占世界10%的耕 地,却使用了世界35%的化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壤肥力低,要保证吃饭,只能搞精耕细作,多用化肥,提高单产。二是我国土地复种指 数高,同等耕地面积下,播种面积大,化肥用量就大。三是化肥不仅用在农业生产上,还广泛用于工业、林业、城市园林等。2014年经济园艺作物用肥2500 多万吨,粮食作物用肥2000多万吨,城市园林绿化、林业和工业等用肥1300多万吨。当然,我国施肥方式落后,撒施、表施等方式比较普遍,当季化肥利用 率只有33%。

  对于化肥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不能滥施化肥、低效施肥,但也不能完全不用化肥。俗话说,“庄 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如果真把化肥使用量大幅降下来,其他方面措施上不去的话,粮食产量会大幅减少。实际上,农业发达国家也在大量 使用化肥。因此,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化肥还得用,但要科学施用。另一方面,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化肥用得多、用得粗放。要把过量的化肥减 下来,关键是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使用绿肥、农家肥来培肥地力。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量年增速由 2009年的3.1%下降到2013年的1.2%;同时利用率也在提高,2012年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5个、12个和10个百分 点。

  二是农药。主要问题也是用量偏大、使用不规范,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稳定在32万吨(有效成分)左右,占世界总用量的1/7。农药过量和不规范使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耕地 可持续发展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