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就依法治国情况举行发布会
用法治制约战争阻止战争消灭战争
( 2015年09月01日 02 版)8月31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图为中央党校政法部常务副主任卓泽渊在回答记者的提问。 本报记者徐华摄
本报记者李海涛
8月31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央党校政法部常务副主任卓泽渊解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情况,并就记者关心的“如何通过法治的形式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果固化下来”“中国在国际法的建设与完善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避免战争有哪些意义”等问题作答。
以法治形式为国际和平奠定基础
——坚决反对那些在国内搞法治,在国际上不搞法治;或者在国际上搞法治,在国内不搞法治的国家
在回顾历史时,卓泽渊说,二战后,人类又一次开始了对法治的反思,用法治来制约战争,用法治来阻止战争发生,用法治来消灭战争可能发生的因素。而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怎么做才能够让这个世界能够持续地和平、安宁?“法治是不可回避的,而且是我们必须牢记的重要法宝。”
他认为,第一,要以法治形式为国际和平奠定一个法治基础。坚决反对那些在国内搞法治,在国际上不搞法治;或者在国际上搞法治,在国内不搞法治的国家。既要有国内的法治建设,还要有国际的法治建设。倡导用协商、谈判、调停、斡旋、和解的方式来化解国际争端,要用国际法律化仲裁乃至审判的方式等来解决国际冲突。“总之要用法治的形式为国际的和平奠定法治基础。”
第二,用法治形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猛然发现前人留下一大堆问题,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怎么办?要用合乎国际法治的方式来认识矛盾、解决冲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用国际法治形式来面对新的国际争端。当今世界经常是老问题没解决,新矛盾又发生。旧问题要靠法治,新问题也要靠法治,所以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解决面对的新问题。
第四,要用法治形式来维护国际秩序。国际秩序大体还是安宁有序的,要用国际法治有效制止、防止侵略发生,要用法治方式来切实化解矛盾、解决争端,使目前国际环境能够持续,乃至变得更好。
中国为国际法的建构和实践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在国内实行法治,也在国际上尊重法治和奉行法治
在回答“中国在国际法的建设与完善中起到怎样的作用”问题时,卓泽渊说,中国一向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建设,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很重要的法治贡献,尤其是从二战以来,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在联合国的组建、联合国作用的发挥、联合国的运行、联合国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作上,中国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说,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与相关国家友好协商彼此协作,用一种合作友好的态度来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纠纷,解决各种争端与冲突,实际上就是国际法的实践。所以,中国不仅在国际法的原则、国际法律制度的建构上具有重要贡献,在国际法律的实践中,也作出了中国应有的重要贡献。
国际法是调解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法律,是国际社会的法律,但这个法律必须依赖每一个国家的国内法来贯彻实施,甚至每一个国家的国内法也主导着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都严重地受着国内法的制约。”
卓泽渊进一步表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国内实行法治,中国也要在国际上尊重法治和奉行法治。所以,可以看到,我国宪法就确立了中国的“和平共处原则”,确立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也在跟其他国家订立的相关条约、协议等文本中体现了中国走向法治的国家诉求。
推进依法治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内和国际这两个和平发展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在新时代和平发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01/7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