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走进白家滩
——山西一个贫困村的“资本农业”探索
( 2015年09月01日 05 版)尤存林(后)在现代化万只养鸡场内收蛋
绘图:刘念
本报记者吴晋斌马玉文/图
百度、小米创业初期可以凭借讲故事赢得天使基金的投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筹措产业发展资金呢?
肇始于2014年的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白家滩村众筹扶贫模式,用一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个可以有。
白家滩的“白手起家”
白家滩村有158户628口人,其中贫困户95户,贫困人口占60%。村里有一个养鸡专业户叫尤存林,八年前卖了房子搞起了蛋鸡养殖,凭借着一点一点积累,最高规模养殖到存栏7000只;还有一个几年前在太原打工见过世面的尤三号,也主动想做领头人。
2014年,山西证监局成为这个村的扶贫责任单位,任务是五年内让这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传统的给钱给物不能形成造血功能,证监局的优势是会用金融工具,所以我们孙才仁局长调研后,提出了‘特色产业+金融支撑’的扶贫思路。”山西证监局第二任扶贫队长张霞说。
工作队入村之后,开始调研和规划产业,选择具有企业家潜能的能人,最后锁定了两个产业:一个蛋鸡养殖、一个绒山羊养殖,锁定了两个领头人和两个发展产业的主体:尤存林的白家滩养鸡专业合作社和尤三号的盛富源养殖合作社。
“局党委的想法是,选好适宜的产业项目,再把众筹来的钱借给贫困户,让贫困户在合作社持股,通过能人带动和规模经营实现收益,假如有一天我们撤离了,这些人还可以靠持续分红有收入。”张霞说。
扶贫队的工作人员测算,这两个合作社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两百万元。山西证监局委托省基金业协会以众筹方式募资,以资金成本的年化收益8%作为回报,短短3个月的时间,有24个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了170万元。
2014年,合作社第一次增资扩股开始。扶贫队以借款的形式使用众筹资金,借款给白家滩村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95户,户均7515元,这些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的同时,也是合作社股东,享受分红,所借款五年后由合作社的公积金偿还。
由此,白家滩村所有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实现了人人持股,95户村民没出一分钱分别拥有了养鸡合作社32.83%的股份、养羊合作社40%的股份。
同时,扶贫队也借钱给了合作社理事长尤存林和尤三号,让其绝对控股,并各派一名村级主干分别担任合作社监事长。
白家滩的市场运营
2014年10~11月,一个现代化的万只蛋鸡养殖场和一个规模化的绒山羊养殖场拔地而起,贫困的白家滩村跨入了资本农业的门槛。
蛋鸡和绒山羊产业开始了实盘操作,其产业发展路径也进入市场试错阶段。
新建的蛋鸡场实现了自动配料、喂料、喂水、排粪,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力大大提升,据测算,满负荷运转后入社贫困户可望实现户均产值1.7万元。
2014年12月,万只蛋鸡场开始产蛋,截至2015年7月蛋鸡合作社鸡蛋收入已达100万元,同期饲料等生产运营成本110万,已经接近盈亏平衡。
养鸡合作社现饲养蛋鸡10000只、土鸡2000只、野山鸡500只,目前,日产鸡蛋1120斤左右,销售单价3.9元/斤,每日收现4368元。现阶段鸡蛋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按当下市场行情测算,合作社月均收入12.4万元,到年底预计鸡蛋收入还可实现62万元,淘汰蛋老鸡收入15万元,其他收入5万元。
据证监局扶贫队测算,合作社目前一斤鸡蛋的盈亏平衡点是3.36元,合作社全年预计变动成本支出134.4万元,固定成本22万元,预计2015年底,合作社开始盈利,可实现利润50多万元。
养鸡合作社增养土鸡和野山鸡一方面可以实现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可以给投资者多一种实物回报方式。愿意要现金回报,即从蛋鸡合作社实现盈利部分按投资比例进行现金回报。愿意要实物回报的,可以将土鸡、土鸡蛋等实物按市场价进行折算作为回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01/7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