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沙漠上种地 应该怎样种?沙区农业方兴未艾


  鄂尔多斯农牧业优化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沿黄河、无定河流域,是建设现代农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区。达拉特旗黄河沿岸和无定河沿岸,水资源丰富,通过把沙区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农牧业限制开发区人口与环境矛盾突出,鄂尔多斯坚决落实以水定田、以田定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发展方针,坚决把超出环境承载力的农牧民转移出去,把超载的牲畜减下来,使一部分劳动力由一产转向二、三产业。在此基础上,鄂尔多斯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重点,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建设,适度发展农牧业经济,坚决禁止过度开发。

  在农牧业禁止开发区最大的基本建设就是生态建设,鄂尔多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人口转移力度,尽快将该区域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民迁出,减少人类的干扰破坏,减轻生态环境承载压力,恢复植被。

  “三区发展规划实施10多年来,效果非常好,避免了耕地过分扩张,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沙产业发展,实现了沙漠增绿、百姓致富、企业增税,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毛云峰说。

  多举措做好管护

  对于已经开发的耕地,如何做好耕地后期管护,避免掠夺性经营,防止耕地二次沙漠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忠雄告诉记者,沙地比较贫瘠,不适合直接种植农作物,要把沙地改造成耕地,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化验,符合耕地开发要求的才可以开发,然后给沙地垫10至15公分黄土和混凝土。要通过实施严格的农作物轮作倒茬、秸秆还田和种植冬小麦等种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作方式,加强耕地后期管理,把耕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站在榆阳区马合镇的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马铃薯育种基地观景台上远眺,上万亩的马铃薯一望无垠。公司董事长郝光方告诉记者,他们公司2012年承包了1.97万亩经过改造的沙地,种植马铃薯1万亩,其他土地种植了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土地利用率达到70%左右。“承包土地第一年,耕种时风吹沙跑。我们通过秸秆还田、种植冬小麦等措施巩固沙地,提高土壤肥力。现在沙地越来越平整,土壤肥力越来越高,种植收益越来越好,去年每亩地纯收入达300元左右,今年预计能达到500元左右。”郝光方说。

  记者看到,在一些不能耕种的沙丘上,大地公司种植了沙柳、柠条、沙蒿等沙生植物和紫花苜蓿。郝光方说,为了抵御土地风蚀,他们平时不让耕地有任何裸露,耕地周围都种植了防护林,严格实行马铃薯、玉米轮作倒茬模式。“在冬季农闲时节,秸秆全部还田,用秸秆覆盖土地。有的地块种植冬小麦,来年春天耕地时冬小麦还田,还能提高土壤肥力。”郝光方说,“但是,种植冬小麦是保护耕地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增加了种植成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这方面的补贴力度”。

  在榆林和鄂尔多斯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一些现代化农场中广泛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马铃薯基地和陕西靖边县海子滩镇高海则马铃薯基地,广泛采用大型移动式喷灌设施进行喷灌浇水,农民在设施农业大棚中普遍采用滴灌技术。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的一些沙区农田里,农民们大多采用微喷灌技术。

  榆林市农业技术中心技术员刘肖认为,大型移动式喷灌设施虽能起到节水的作用,但还是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会造成土地盐渍化,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比较符合沙区农业需求。应该建立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机制,随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位下降时,就要实行休耕,让其恢复植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马铃薯 土地 冬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