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不但造成国产粮食的严重滞销,而且在进口廉价粮食冲击下,国家粮食库存居高不下。短期内使国内粮食流通受阻,财政支出压力增大,长期来看将势必造成粮食收购难、库存难、财政负担难,最终会致使粮食生产萎缩,农民利益受损,未来农业生产堪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破解“三量齐增”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现代化生产道路
农业生产方式如何,直接决定一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处于温饱水平之下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追求的是生产的数量。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摆脱温饱水平的我国,如今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追求数量,转变到更多地追求质量上。
社会变迁的重大变化,决定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要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型转变。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
我国目前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效率比较低、效益也比较低。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十一年增产丰收,今年夏粮又获得十二连丰。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但是,仔细分析我国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并不高。国产优质小麦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购买;优质稻米占比很小,过多的普通稻米不但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而且不受消费者欢迎;诸如大豆、油菜籽等油脂油料,近年来因出油率低和市场价格高等问题,不仅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而且进口量不断上升。我国现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曾经是玉米出口国的我国,当今成为为数不多的玉米净进口大国之一。
虽然我国对重要农产品,如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是,由于农民种植粮食的效率低下,效益也很低。平均起来,种植一亩粮食一年两季的收入仅在1000元左右。不及2014年全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2864元的一半。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种植收入,在注重总量平衡和质量安全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例如重要的粮食品种小麦、稻谷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执行最低收购价。要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就要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变现在对同一粮食品种,不分优劣实行一样收购价格的办法。按照市场需求,切实做到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既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减少资源浪费。
人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面积将还有减少的趋势,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异常艰难。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源消耗方式必须尽快改变。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过去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主要是靠拼资源、拼消耗。为了促进农产品增产,我国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2013年我国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亩均施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
我国水资源消耗越来越大,地下水超量开采,水井越打越深。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2013年全国总用水量6183.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63.4%;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26/7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