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为了老人们幸福的晚年


为了老人们幸福的晚年

( 2015年08月15日  03 版)

    刘学洪(右二)和母亲及妹妹的公婆在一起。

    本报记者吴佩文/图

    刘学洪的一天是从10平方米的厨房开始的。从清晨5点起,一直到晚上8点,她要在这个小天地里,变着花样地为家里的老人们做出适合他们各自口味的饭菜。站在灶台前,有一瞬间刘学红觉得自己特别像“后勤总管”。

    然而,这名“后勤总管”并不好当。刘学洪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赡养了7名来自不同家庭的老人,分别是她的公婆、母亲、大伯公、妹妹的公婆以及姐姐的公公。除了一日三餐,老人们的日常护理、看病拿药,她都需要精心照料。正是在她的照顾之下,老人们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照顾好老人,是儿女的责任”

    45岁的刘学洪是天津市宝坻区滨海街道沙窝村人,20多年前,她嫁到钰华街道三里屯村,和丈夫一起做小买卖过日子。

    丈夫郭连东自小就过继给了独身的大伯,结婚后照顾大伯的任务就落在了夫妻二人的身上。2003年,大伯患上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刘学洪夫妻就与大伯吃住在一个屋子里,无微不至地照顾他。郭连东工作忙,不在家的时候,赶上老人大便用不上力气,刘学洪先用热毛巾将老人的臀部敷热,然后用手指一点点地将大便抠出来。在她和丈夫的照料下,大伯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这都是10多年前的事了。”回忆起这一段经历,刘学洪对记者说,“照顾老人,本身就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大伯对我很好,把我当亲闺女看,所以我做那些事,都特别自然。”

    大伯过世后,刘学洪的公公又患上了脑血栓。当年,郭连东过继给大伯时,曾立过字据,长大了不再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有尽孝的义务。但刘学洪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照样把两位老人接来一起住,这让郭连东颇为感动:“按照我们地方的老例,过继后就不用伺候爹妈了。但她说,爹妈生你不易,养你这么大,照顾都是应该的。”

    2014年,公公病情突然加重,郭连东想,他的条件比弟弟好,打算把老人的医药费都付了,怕妻子不同意没敢说。不曾想,刘学洪主动跟丈夫商量,要把医药费都承担下来。公公去世前,刘学洪一直跑前跑后地照顾,没有停歇过。

    “要不是有她照顾,我爹不会走那么安详……”

    “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还提它干啥?”刘学洪打断他。

    “我在家,他们才觉得安心”

    “要不是为了我们几个老人,俺闺女不会撇下自己家,住到沙窝村来。”76岁的王淑芹是刘学洪的母亲,每每看到女儿如此辛苦,老人也是心疼。2012年4月,王淑芹患了心肌梗塞,身边离不开人,为了照顾她,刘学洪干脆直接搬到了沙窝村。

    当时,刘学洪的妹妹刘学莲一家也住在沙窝,由于两口子工作忙,没办法仔细照料公婆。而刘学洪的二姐平时要上班,80多岁的公公也需要人陪。刘学洪和家人一商量,干脆把老人们都集中到二妹家,自己一起来照料。如今,包括刘学洪母亲、婆婆在内的5位老人,都住在沙窝村。

    每天清晨,刘学洪就要早早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一日三餐每个人吃什么,谁什么时候该吃药,谁什么时候该出去锻炼、该换洗衣服,她都要操心,一点都不敢马虎。只有午饭后,老人们午睡了,刘学洪才有时间喘口气,打会儿盹。

    问刘学洪最怕什么,她说:“我最怕老人生病,他们生病我就担心。”有一次,王淑芹上厕所突然发病,难受得倒在地上起不来,喊不出声,幸好老人拿了手机,直接用快捷键给院子里干活的刘学洪打了个电话,这才逃过一劫。

    自此之后,刘学洪再也不敢离开老人的视线,她几乎不出远门。“最远就是到北京,今年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刘学洪指了指身上的家居服说,“我这一身衣服可不敢随便换。一旦我要换衣服出门,老人们就会不停问‘什么时候回来’‘要去哪里’。只有我在家,他们才会感觉安心。”

    刘学洪也有高血压、风湿病,但她几乎从不去医院,实在病得难受,她就趁老人不注意时偷偷去看病拿药。有时一边发着烧,一边还继续给老人做饭。偶尔心情不好,找老公絮叨几句就过去了,“他是我的‘垃圾桶’。”刘学洪笑着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芝麻 锻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