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胞成亲人高原变故乡
( 2015年08月07日 01 版)本报记者王瑜刘婉婷郜晋亮
青藏高原被誉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有热情淳朴的藏族同胞,也有质朴可爱的援疆干部。在一路颠簸去牧区调研的路上,农业部第七批援藏干部组组长莫广刚指着车窗外的群山说:“你看看我们西藏的美景,可惜就是山上沙石多,植被少。”
都说一次援藏、一生援藏,跟援藏、援青干部接触,他们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青藏高原的自豪和疼惜,就像说自己的故乡。
“我们就想让藏族老乡知道,还有个援藏的亲戚在惦记着他”
“高寒、缺氧、日晒、干燥、低气压”是莫广刚总结的西藏五大特点,但选择援藏的人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从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到挂职西藏农牧厅副厅长,他说来了近两年,已经适应了高原缺氧,却还是会因为干燥而流鼻血。
青海的艰苦程度也不亚于西藏。与莫广刚一样,从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到青海省农牧厅担任副厅长的宋中山,到青海两年“除了没有糖尿病,其他什么病都有了”。
采访期间,农业部援藏博士服务团成员夏兆刚正在那曲县调研,由于感冒引发肺水肿,被紧急送往医院。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因为高原反应住院了。一同调研的王华博士感慨:“他们在这里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身体的不适应他们咬牙克服,对家属的愧疚是心里难咽的苦。“我父母身体都不好,孩子才上四年级,父母知道在北京我爱人照顾不过来,就主动提出回老家养病。”在西藏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挂职副主任的王海语气中透着辛酸。
不能孝养老人,也无法照顾孩子。莫广刚的孩子今年高考,高考前一天他赶回北京,高考一结束又赶回西藏,“这边工作多,我们第七批援藏干部来的时候就定好了制度,不能总请假。”所以每当提到孩子,他总是一阵沉默。
亲人不在身边,藏族同胞就是亲人。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援藏干部开展了“进村入户、结对认亲”的活动,不仅学藏语,还与藏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藏族习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自治区担任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的陈志群携带米、油、茶砖等生活用品,自费赶赴海拔近4000米的山南地区乃东县颇章乡达当村,探望两户结对家庭,那时距他抵达拉萨还不到1个月。“我们就想让藏族老乡知道,还有个援藏的亲戚在惦记着他。”陈志群说。
在自治区农牧厅兽医局副局长牛建荣的手机里,存着他看望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残障儿童的照片,孩子们抱着新书包,吃着蛋糕,和援藏干部靠在一起,笑容纯真而亲切。
帮扶困难群众是援藏工作的一部分。自治区农牧厅公告栏上张贴着各种捐款明细,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仅5月和6月,在这里工作的4名援藏干部捐款总数就达到了3000元。
“只要在这里一天,就要为这里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雪域高原,一去三年,援藏援青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啥?他们的答案是,“只要在这里一天,就要为这里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得起这里农牧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他们的实干精神不是挂在口头上。
一下飞机就提着行李箱来到市委农工办的办公室,到拉萨市挂职市委常委、副市长的种植业司副司长周普国,被同事们封了个“常务”的职务。刚到拉萨,正赶上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启动,作为分管农牧业的副市长,他二话没说挑起了重担。
在他的推动下,净土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以奶牛、天然饮用水、特色种植业等九大产业为主导,依托西藏这片净土,实现“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产品品牌互相促进,推动当地特色农牧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长期以来,藏区农畜产品自给自足,藏民的商品化意识薄弱,要转变生产方式,谈何容易?为此周普国没少花心思。为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提高奶牛产奶量,拉萨市不仅制定了《净土健康产业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还举办了优良奶牛竞赛活动,总共奖励资金37.5万元,以发放内地优质奶牛的形式兑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07/6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