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浙江天台:“治村宝典”孕育文明乡风


    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群众参与农村管理的热情随之勃发。县文明办主任王巍说:“当前新制定的村规民约已开始从强制转为引导、从行为规范转为意识培育,真正发挥了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成为当今乡村文明的另一种形态。”

    实际上,受到欢迎的“新版本”村规民约,不仅下接地气,而且上接“天线”。像“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环境与生态保护……这些时尚新元素,现已成为村规民约中的新亮点。

    春风化雨移风易俗

    “大操大办,一场丧事花费十几万元。”平桥镇后蒋村梅吉源老人回忆起昔日的丧葬攀比风直摇头:“排场越办越阔气,让群众增添了沉重负担。”

    “破除陈规陋习刻不容缓。”村“两委”、村老协深刻认识到陈规陋习的危害,意识到必须移风易俗。1995年,该村率先在全县实行殡葬改革,当时仅仅是限制花圈数量,就遇到了很大阻力。村里耐心细致地做通老人工作,丧葬改革缓慢启航。最后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把《丧事简办标准》纳入到村规民约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倡孝老文化,倡导厚养薄葬”的观念在当地深入人心。此时,后蒋村对村规民约作了修订,将殡葬内容进行了细化:每场丧事,花圈、花篮等礼仪品总数不得超过5件;丧家饭限制在十桌之内,并集中在村综合大楼操办……

    洪畴镇希董村也经历了一次殡葬“革命”。该村是当地橡胶产业的富裕村,过去红白喜事是各家炫耀家底的机会。2012年该村推行厚养薄葬,并于今年年初将节俭办丧事写入村规民约。眼下,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同样“风光”。不只是丧事节俭,清明禁放烟花爆竹也写入了该镇所有村的村规民约,不仅森林火灾少了,爆竹对环境的污染也少了。

    殡葬改革推动了当地孝老文化的兴起。在平桥镇嵩山后村,老年赡养问题在这个外出年轻人占多数的村庄里,被格外看重。在外乡贤筹资500多万元,建造了一处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建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市级全民健身广场。村党支部书记吴宗会说:“现在大家都认识到,生前尽孝才是真正的孝顺,这一认识的变化非常大。”

    文明村风扑面来。该县各地引导村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依法自治,许多农村建设与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破冰中逐渐消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茶叶 新农村建设 生态保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