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纪人俗称“粮贩子”,是走村串户收购贩卖粮食的一个群体,当然叫经纪人显得高大上且洋气点。粮食经纪人以合法的身份公开活动,不过十来年时间。在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完全放开之前,也就是2004年之前,非国有主体是不能收购农民的粮食的,农民的余粮只能卖给国家。这个时候,也有一些粮贩子,偷偷摸摸收购农民的粮食,但是没有合法的身份。2004年之后,粮贩子身份合法化,可以光明正大地上门收购农民的粮食了。
对于粮食经纪人,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按笔者的理解,粮食经纪人本身并不真正收储或加工粮食,他们只是帮助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从农民手上收粮,从中赚取辛苦费或者跑腿费,差价是赚不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粮食经纪人一般都没有仓储设施,不会把粮食收进来放进仓库等待合适的价格再转卖赚取差价。实际上,如果粮食经纪人配套有自己的仓储设施,那么也不能称之为经纪人了,而应该称之为粮食贸易商。粮食经纪人一般是从农民家里收了粮食当天或隔个两三天直接卖给国有粮库或私营贸易加工企业,粮食企业实际上把粮食采购外包给了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农民为什么愿意把粮食卖给粮食经纪人而不是直接卖给粮食企业?粮食企业又为什么不自己直接收购农民粮食呢?对于农民而言,粮食经纪人上门收购省心省力省事,对于粮食企业而言,不用直接面对数量庞大的“散户”,可以说也是省心省力省事。这就是粮食经纪人的价值,脏活累活他们干了,当然他们不是活雷锋,他们会赚取微薄的中间费用。这个费用是由农民和粮食企业共同支付的。如果强行取缔粮食经纪人,禁止粮食经纪人提供这种服务,让农民直接向企业交粮,让企业直接面对农户,那么农户和企业因此增加的开支将显着大于他们支付给粮食经纪人的费用。也就是说,粮食经纪人的存在提升了粮食流通的效率,节约了社会的财富。他们不是靠吃差价而生活的,他们的活动本身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这些年来,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收储以及政府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很多都是通过粮食经纪人这个中间角色完成的。一些人认为,粮食经纪人一头“吃”农民,一头“吃”政府,政策的好处一部分被他们拿走了,就是没有懂得上述道理。经常见到有粮食经纪人压低价格收购农民粮食然后高价卖给国有粮库的报道,说农民吃亏了,政府吃亏了。其实有理性的读者应该会自己分析一下,如果农民真觉得亏了,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卖给粮库呢?国有粮库如果觉得价格高了,为什么不直接去农民那里收购低价粮呢?现代社会新闻报道真伪难辨,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就很容易被舆论牵着走,甚至被别人当枪使。前段时间的“僵尸肉”这个假新闻,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很多人因此对进口肉有了莫名的恐惧,就是典型的被人忽悠了。其实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人故意把肉储存几十年来卖,因为肉不是美酒越陈越香越有价值,相反是越久越没有价值。
还是回到粮食经纪人的话题,媒体和社会之所以对其评价不高,是长期以来对流通环节的忽视,认为流通环节只是在“剥削”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创造价值,是一个寄生群体。基于这种错误的思维,我们总是希望绕过中间环节,让消费者直接面对生产者,认为这能够降低商品价格。这其实是一种大错特错的想法。举例来说,我们去菜市场买菜,菜价的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付给了菜贩子,生产者拿到的比例很少,越便宜的蔬菜,这个比例越低,有些甚至不到十分之一。那么,让农民直接进城卖菜是不是就可以降低菜价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呢?其实并不会,相反菜价会上涨农民收入还会降低。因为卖菜也是一门学问,从如何挑选卖菜地点、如何选择搭配蔬菜品种、如何定价到如何确定进货量库存等等,都需要知识经验积累,去城里兼职卖菜的农民显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知识,这意味着农民直接卖菜的效率会显着低于菜贩子,效率低意味着成本高,那么他们的要价只会比菜贩子高而不是低,但是落到自己的口袋的收入并不会因此增加。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述了一个可怜的“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老头形象,这个卖炭翁就是兼职的,自己烧炭运到城里来卖。其实,如果有专门的“碳贩子”上门收碳,卖炭翁也就专心烧炭不会茫然无助在大冷天拉着一车炭在城里碰运气了。但是古代重农轻商,“碳贩子”类的营生受到了极大抑制,商品流通不发达,这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重大的损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04/6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