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我们服务农民,谁来服务我们?”


 

  保障机制普遍缺失

  以湖南省目前最为成熟的农机服务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这两类服务组织面临企业售后“断档”、“包揽”生产风险等困难。

  今年春耕期间,长沙县三明农机合作社有好几台旋耕机出了故障,无法正常作业。尽管多次联系厂家和经销商,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导致当地农民近千亩耕地无法及时翻耕。合作社负责人周菊明告诉记者,这种因找不到配件或维修不及时而耽误生产服务的情形,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农忙时节的“固定节目”。

  湖南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岳云告诉记者,目前农机生产厂家售后“断档”现象十分普遍。主要原因一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老机器停产后,相关配件就会停产,即使两年前购买的农机,在市面上可能都找不到配件;二是销售半径大,服务半径小。由于一些外地厂家在当地并未设立售后服务点,出现“我来给你修一次,修理费还不够路费”的情况。

  老机器配件难找耽误生产,新机器配备竞争则带来巨大资金压力。周菊明介绍,尽管自己已经拥有总价超过400万元的农机,但每年还得不断添置。“去年我刚把横向滚筒脱粒的收割机升级为纵向的,今年又要花几十万把插秧机全部从9寸的换成7寸的,否则竞争不过别人。”周菊明感慨:“这就跟个无底洞一样,赚来的钱基本上都用到更新机器上了。”

  在常德市从事统防统治服务的刘开健则自嘲是“为老天爷背黑锅的专业户”。2013年,常德部分乡镇因天气导致粮食减产50%以上。尽管事后当地农业部门出具了权威鉴定,但遭受损失的农民认为这是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刘开健的责任,并拒绝支付服务费用,刘开健的公司当年因此亏损50万元。

  “病虫害防治是露天作业,受天气影响的程度很高,没搞好确实容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但农业生产其实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遭遇损失,农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归咎于服务组织已经是个普遍现象。”湖南省农委植保站副站长唐会联介绍,湖南省目前登记备案的1345家统防统治组织,几乎都出现过赔偿或收不上服务费的情况。

  “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实力都不强,注册资本普遍在10万元到20万元之间,纯利润也就10%左右,一旦出现纠纷或赔偿,一年就算白干了。”唐会联说。

  “重农民轻组织、重技术轻售后”

  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保障其正常运作往往被忽视。政策制定上,“重农民轻组织”的观念一直存在。

  2009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湖南分公司曾试点专门针对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责任险,由于当时统防统治刚刚出现,市场还未成形,这一险种因“每个县一年只能做成一两单”,一年多后取消。

  近日,当从记者这里得知目前湖南省登记备案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已经达到1345家、服务面积突破千万亩时,该公司责任险部副经理杨敏龙显得非常吃惊:“我们一直以为这一块市场很小,所以从2011年之后就再没关注过。没想到最近几年发展这么快,看来这个险种值得重新做。”

  唐会联介绍,湖南目前有多种鼓励农民种粮的补贴,但没有一项扶持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专项资金,全省范围内也仅隆回县通过县财政对此进行了补贴。

  农机服务方面,由于最近几年农业装备制造处于技术赶超期,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售后”的问题。湖南省拖拉机战略联盟秘书长朱洪超直言,当前农机制造企业“重技术轻售后”问题已非常严重,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这一态势恐怕还将持续五到八年。

  “我国农业装备制造可以用‘底子差、发展快’来形容,十年前市面上还是以手摇拉杆为主的老式农机,如今已经开始步入智能化时代。”朱洪超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都将精力放在了技术创新上,对售后不够重视。

  在湘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宁看来,售后缺失还与农业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相关政策制定不科学有关。

  刘宁告诉记者,农职院校教学和市场需求不对口等原因,造成了新型农机“无人会修”的窘境。“我从事这行20年,仍有几十种农机不会修。像最近几年出现的植保飞机,湖南全省能找出十个人会修就不错了。”刘宁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缺失 脱粒 翻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