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没有情怀的农业现代化是一场灾难 农业无所谓机会


 

  每年“一号文件”颁发了,全国人民又开始热议农业了。

  这样的场面每年这个时间都会上演一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一般是“两会”之后不久,对农业的热议会渐渐降温,然后消失。这种现象用一个成语来描绘,就是虎头蛇尾。

  大家听出来了,我不是来唱赞歌的。

  伴随每年开春上演的农业大戏——“一号文件”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各大媒体上“农业的机会来了”、“下一个投资热点是农业”、“农业迎来黄金时期”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你会发现:两年前有这样的文章,两年后有这样的文章,而两年前的两年前也有这样的文章,四年前的四年前仍然有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理有据,可谓秋毫明察,政策洞见。但看多了,不免顿生疑惑:农业的机会到底是来了没有啊?

  啥时候来呢?

  农业无所谓机会

  十年前,刚开始从事农村政策研究的时候,正逢国家开始提村建设。有一阵子,我很有些打了鸡血的感觉,非常热衷于宣讲“农业的机会来了”。当有人知道我是搞农村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问我现在农村是不是有很大发展机会?我的回答不光告诉他们是,而且把农业都有哪些机会描绘得有声有色。至于“连续十年的一号文件”之类的,也是提起就给别人灌。有不少人被我忽悠得晕头转向,干起了农业。后来的日子,一方面我继续着这样的忽悠,另一方面,开始回答那些早年前被忽悠从事农业的人所抱怨的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回答这些问题也很简洁:农业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来做农业。毫无疑问,这样的回答是在野双方均能认同的标准答案,从来没有人质疑过。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那些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进入农业领域希望发展的人所遇到的问题,不光是因为农业本身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也不光是对国家农业政策把握不到位的问题。有的人为某一个农业项目一头扎进去投个几千万耗上十多年,结果仍然败兴而归。难道说十多年还不够长吗?仔细想想“周期长见效慢”的回答,其实是一句极不负责任的废话——除了炒股等有少数几个一夜暴富的可能外,哪些行业是一蹴而就的呢?仔细想想农业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的原因,就会发现:“很美”只是与三四十年前比较而言,是宏观的想像或推理,很有些“中国梦”的味道;“很难”就是当一头扎进去后,发现它很骨感,很残酷。说穿了,农业之所以步履维艰,核心问题是中央对农政策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

  试想想,这几年中央出台了很多支农惠农政策,但有多少真正落实到基层呢?

  不把农业作为我的“第一产业”已经有两、三年了,所以不再有此前的专注和纠结。但自己根在农村,有时仍然会“不小心”在互联网或微信上看到“农业的机会来了”的文章。按说,对此类“狼来了”的文章,我应置若罔闻。但是,两三年过去了,国人对农业又多了太多期许,就忍不住点进去看看。文章虽然是花样翻新,但观点基本上老调重弹——除了政策,还是政策!

  按常理来说,“农业的机会有没有来”这个命题好像并无问题。因为大凡一个产业或某一个项目,总有一个进入的最佳时间,汽车制造业如此、IT业如此、文化产业亦然如此。奇怪的是,对农业而言,“机会来了”的口号居然吆喝了十多年!按常理来说,不同行业背景的人,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应该不同,这才正常。像“农业的机会来了”这样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农业圈子外的人写的。因为对于农业圈内的人来说,不存在讨论机会问题,不管有没有机会,该做的还得做。但奇怪的是,不同背景的人谈及农业,目光都会齐刷刷地盯向了政策,答案似乎是高度的统一,但结果却总是南辕北辙!何也?更让人不解的是,“农业的机会来了”被喊了十多年,似乎没有人认真解读:是十多年来农业始终如一的存在着一个机会?还是农业的机会十多年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来?亦或是十多年来农业的机会马上要来?

  老实说,我越来越搞不懂。

  直至上月,经过回老家组织宁夏滩羊团购,我终于为“农业的机会”有没有来找到了答案。这个念头源自于——当我带着从农业局带来的怨气向县长抱怨政府对农业的不作为的时候,我突然在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我说的对吗?我的兄弟姐妹以及父辈祖辈们,没有政府的支持不也一直在心安理得地做农业吗?为什么我没有了政府的支持会抱怨?我做农业的理由难道仅仅是为了获得政府支持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生态平衡 猪肉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