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的提案之一是关于"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此次他关注了农业电商。而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们纷纷抢滩农业电商的背后,是互联网向农村地区和传统农业产业的加速渗透。各路资本积极布局,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助推,农业电商发展呈燎原之势。有业内人士预计,农村消费市场一旦被有效激活,定将诞生千亿级市值公司。
农产品电商进入发展期
今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将从"成长期"进入"发展期"。
电商企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京东开出了通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大篷车",阿里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下乡",成为电商们的共同目标,也成了他们新的重要的增长点,电商们的"乡下"业务正日益繁忙起来。同时,农产品电商进入融资高峰期,据统计,本来生活、美味七七、京东、我买网、宅急送、阿里巴巴、收货宝、青年菜君等先后获得了大量的PE/VC融资,而且这些融资大都注入农产品电商领域。
跨境农产品电商成为一个新热点。在进口方面,广东省首个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试点在广东国通物流城启动;阿里巴巴启动韩国农产品直批进中国活动;上海自贸区半年里先后开通两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淘宝、京东商城、我买网等早已开通海外农产品直采或直邮服务。在出口方面,除了提供综合服务的eBay、亚马逊、阿里巴巴和敦煌网外,还出现了一大批兰亭集势这样的B2C跨境电商平台。
"千网一面"制约发展
然而,繁华背后,农产品电商仍存在两大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千网一面"。目前,我国有各类农产品电商企业3000多家,还在不断增长,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的现象。大多数农产品商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超过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这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参与主体素质待提高。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单个农户,他们之中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而应用电子商务必须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系统、条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
三是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生产仍然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组织程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产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
四是农产品流通不畅,信息不灵通。电子商务的一个显着的特点是通过一组电子工具把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转化成一个电子数据,包括产品、货币、交易凭证、商贸洽谈等,因此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不畅,信息接收方式落后,缺乏统一的农业信息系统。农业信息市场发育缓慢,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农产品设计市场、农业资金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农产品存储和运输乃至包装市场等尚未开发或形成,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
创产品流通方式
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第一,强化政府部门在农产品电商的参与力度。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在"创产品流通方式"中,"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从政策、法律高度上扶持农业和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可以运用宏观调控、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更多地运用电子商务;通过以资金或优惠政策支持研发活动,提高电子商务技术水平;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网上交易用户的身份认证等方面,政府也要担当积极的角色,以保证和促进农产品电商的安全顺利实施。
第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应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不畅、产销脱节这一突出问题,面向基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节约投资,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信息化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三是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与实际需求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四是采取各级政府分级投资的方法,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将农业信息网络工程与"政府上网"工程同步建设,实现"两网合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4-16/6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