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带一路”怎样带农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可谓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东风”,但是要把“东风”化成良机,还需要在多方面抓住机遇。要立足当前农业合作基础,充分利用和挖掘合作潜力,强化“大农业”海外投资的力度,在重点领域和方向取得突破。

  日前,国务院授权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并明确了“一带一路”的领导小组成员,成为近期社会热议的话题。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对外交流的历史,古代丝绸之路曾为丰富沿线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技术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借丝绸之路我国从西域引入了胡麻、石榴、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并把冶铁、掘井和丝绸、茶等农业技术和产品带到了中亚,促进了各国间农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几千年来,我国农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曾一再大放异彩。

  与能源、铁路、矿产等“高富帅”产业相比,当前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多重挑战。《愿景与行动》不仅提出了农业“走出去”的优势领域和投资重点,还就“走出去”面临的顾虑和瓶颈因素进行了通盘考虑,让怀揣多年“走出去”梦想的农业企业为之一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能把农业“走出去”面临的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不便利、融资难等问题逐步解决。可以说,农业“走出去”迎来了绝佳机会。

  粮食安全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关切的问题,粮食合作可以说是“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中国粮食生产量和进口量均居全球第一。中国有技术和经验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有解决自己粮食问题的需求。“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都是重要粮食出口大国,是实现我国粮食进口多元化的重要区域。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积累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从事种植、养殖的先进技术,沿线国家对我国农业机械、海水养殖、设施农业等产品和技术都有强烈需求。

  目前我国已与大部分国家签署了双边农业合作协议,但农业国际合作还与多个部门密切相关,协调难度大,部分已建立的农业合作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国向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的5000万美元信托基金、上合组织5000万美元农技推广和人员培训基金等合作援助基金,用知识、经验、政策、技术和专业资源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分享和交流。“南南合作”向亚非拉等24个国家派遣的1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能成为农业“走出去”的后备人才和智库成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沿线大部分国家的积极响应,并与部分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卡塔尔等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国家领导人出访期间多次与有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会晤,深入阐释“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达成了广泛共识。“政策沟通”将引领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为农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和舆论环境。

  不仅投资的氛围和舆论环境会变好,“设施联通”也将为农业“走出去”提供关键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公路、铁路、港口以及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瓶颈因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将为大型农业投资项目提供优良的投资基础,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产品贸易降低物流成本,也为企业实现全球化营销,打造跨国型农业企业提供基础条件。

  更重要的是,“资金融通”为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三行一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四个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及其他基金的建立、银行等社会资本的融入都将为“一带一路”这一长远倡议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这些资金对于农业“走出去”企业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强化 品种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