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全国亿亩油菜花开 菜油哪去了


  像老干妈等酱料公司以及生产火锅底料、酱料的调味公司,产品往往需要菜籽油调味,其就会选择跟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合作,每年签下近千吨菜籽油需求合约,导致我国菜籽油在市场的供应量有限,消费者见到的种类也就更少了。

  大部分菜籽油被国家收储

  除了与企业签单及少量销售,还有大部分的菜籽油被国家临时储备收购。龚正林告诉记者:“国家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对油菜籽(油)实行保护价收购,委托中央储备粮总公司向具备条件的油脂加工企业分配临储计划,委托油企收购生产加工储备,实事求是地说,每年我们生产的菜籽油除了极少部分农民自留以外,大部分由国家收储,少量由企业自主收购加工销售。”

  中储粮总公司为国家临时收储执行主体,2014年,国家确定湖北参与油菜籽临时收储的委托收购企业73家,委托加工企业72家。收储之后的菜籽油流向何处?

  “最终还是依次投放到市场用来稳定菜籽油价格。”洪先生表示,近几年,国家临储的菜籽油基本没有出库,国家收储菜籽油主要是为了起到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在国际菜籽油价格出现动荡时,可以及时稳住市场。

  菜籽油的“尴尬期”

  然而,即使是国家临储,其收储量也并不算多。尤其是去年,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季油菜籽349万吨,同比下降43.34%。其中,临时存储油菜籽收购量为215万吨,同比下降为52.33%。

  收储量减少,最直接原因是油菜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总产量减少。龚正林分析,我国油菜种植还是分散分户种植,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水平相对不高。

  此外,收储量下降,跟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降低也有关系。武汉中油宏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徐华介绍,“单就追求经济效益来说,种植油菜远不及小麦划算。”

  据介绍,每年10月是油菜的种植季节,与小麦几乎同时,因此两种作物具有竞争性。徐华介绍,小麦每亩净收益有400-500元,而油菜每亩净收益大概只有200-300元,“农民种植油菜,除了自己吃,剩下的部分也卖不了多少钱”。

  “我国的菜籽油现在还在一个‘尴尬期’里,现有的大型油企在菜籽油项目上大多是亏本状态。”洪先生表示,“菜籽油跟茶油和大豆油相比,如果想往高端市场发展,它的产油量比茶油高很多倍,市场供应量大,价格上不去;如果作为大众油种,又敌不过大豆等的产油量,价格没对手低,市场也就很难打开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菜籽油 油菜 油菜籽 食用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