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信息化为“三农”注入新能量


  借助于互联网,农村电商把城市和乡村两个市场零距离地连接起来。同时打破的还有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进而倒逼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农村电商是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让农民可以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网络,农民知道市场需要什么,进行有计划的种植、加工,减少盲目种植,农民可以把农产品卖到更大市场,还能买到价格公正的化肥农药,解决卖难买贵的问题。”李士强代表说。

  有的代表还表示,电商经济还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空间布局,让农村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加入,直接对接全国和全球大市场,发展商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吴鸿委员分析说。

  “尽管很多省市都在推进电商发展,但离充分发挥其作用还相去甚远,农村电商发展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熊贵立委员说。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并提出要“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这也正是给农村电商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要制定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电商服务保障体系,支持电商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及企业投入,建立商业化运行的服务模式,既解决政府有效投入不足,又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多赢局面。”熊贵立委员建议。

  李士强代表建议:“从资金上加大对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新兴企业、高科技企业的扶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使电商深入农村组建线下电子商务服务点,不仅帮助农民在网上购买城里的优质工业品,更能通过服务点实现农产品外销和农产品品牌化运作。”

  对农村电商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吴晶委员建议:“政府要在保证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探索农村、县城电商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优惠入驻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引进多层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让电商创业者能够就近入驻,解决发展空间问题。”

  3“最后一公里”,多方努力打通

  “农村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士强说。

  然而代表委员们也提出,推动信息化助力农村实现“弯道超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解决。

  “首先是基础设施问题。”徐向东说,“2013年,农村宽带人口普及率仅为6.3%,农村网民网上支付使用率仅为25.7%。物流快递、公共服务等方面相对都比较滞后,尤其是山区县物流还远未实现村村通。”

  “今年要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这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李士强建议:“尽快建成村级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村村能上网。按照乡镇补贴一点、村里出一点、电信企业优惠一点,使宽带网络连到农家。同时,降低农业信息费的收费标准,鼓励农户上网。”

  “要对农民购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财政补贴,为农民提供适合他们的终端设备,如价格低廉的手机、电话、电脑等。”熊贵立说。

  在更多地区,由于没有村级信息服务网点,农民依然享受不到网上卖农产品、购物、充值缴费等便利。2014年,农业部推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计划在10个省建成一批村级信息服务站。农业部表示,未来将整合“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最终在每一个行政村都实现四类服务进村。

  对如何建立乡村信息服务点,施中岩建议:“乡村信息服务站可与党员远程教育点、文化书屋等合并,也可利用协会、合作组织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的力量建点。服务站建设要完善人员、设备、场所、制度,鼓励其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开展面向农民的多元化信息服务,防止重建轻管的现象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试验区 信息服务 山核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