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论三农中国梦的实现 让农业强起来


  然而,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产业,市场失灵现象在农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可以说,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很高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都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我国粮食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连快”,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二、让农村美起来

  近年来,工业及城市污染继续向农村转移,农村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污染呈加剧的趋势。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流失量大,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集中多发期。塑料农膜使用增加,污染加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造成的新污染面广量大。村庄环境普遍脏乱差,生活垃圾大都露天随意堆放,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农作物秸秆60%以上未被有效利用,成为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燃料中,沼气、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还很低。各种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点源污染造成农村水质变坏、土壤污染、大气浑浊恶臭,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危害农业生产,危及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危及群众健康。近年来,农村人口中与水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且显着高于城市。农村污染事故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农村美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

  1.让农村美起来,必须把生态环境可持续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要协调兼顾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休养生息。国家将会启动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支持开展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国家也将加大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生态效益补偿的力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

  2.让农村美起来,必须园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要尽快改变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农民喝上干净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让农民走上平坦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让农民烧上清洁气。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禁止工业污染下乡和向欠发达地区农村转移。加大小城镇污水治理力度,逐步实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3.让农村美起来,必须科学规划,保留乡村风貌,防止走样变样

  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不能强行撤并村庄,赶农民上楼。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三、让农民富起来

  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已超过2.69亿人,农民工工资年年都在涨,以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2010年以来连续4年缩小。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依然很突出,城乡二元体制仍然根深蒂固、影响广泛。

  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深层原因在于农业、农村、农民所处的三个“不利地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资金大量被抽走,农业在资源配置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价格明显偏低、农民工工资明显偏低、征占农村土地补偿价格明显偏低,农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农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耕地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