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如今在中国,生态农业的浪潮也已扑面袭来,做生态农业成了这个时代颇为时髦的一件事。怎么做才能让名号响起来,让盘子大起来,让腰包鼓起来,成就一番虽不轰轰烈烈但细水长流的事业,是个值得各位农人们思考的问题。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看看其他国家在怎么做生态,也许会对您有所启示。
1、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其中以玛雅农场最具有代表性。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的发展,经营主开拓了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玛雅农场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
像这样一个大规模农工联合生产企业,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
2、缺水少地也能做生态 节水先行的以色列生态农业
以色列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全国一半以上土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此土地和淡水资源十分匮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色列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了滴灌和其他微量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水成为其农业管理的中心任务,单位土地面积和单方水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节水农业研究和管理的主要目标。农作物、绿树、草地、鲜花几乎全用滴灌。滴灌按时按量地把水及营养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避免了水的流失,可以以少量的水达到最佳效果,水、肥利用率高达80~90%,节水50~70%,节约肥料30~50%;同时,防止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节约了传统灌溉沟渠占地问题,使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
此外,以色列还重视研究利用废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再循环利用。他们将废水通过不同的过滤装置,降低其污染物质和细菌含量,使废水变为适宜灌溉的水源。灌溉时,综合考虑水质、土壤质地与状态,制定出合理的灌溉策略与方式,并选定适宜的作物,以利于水中物质的分解和避免地下水质的污染。
借助科技手段,以色列特色节水农业不仅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提高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达到以水为中心的田间水——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协调关系,保持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作物水之间的适应于农业生产用水要求的相互转化的平衡,提高了水源到作物产量转化环节的水分利用率,形成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利用。
3、严谨的德国人严格的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早在1924年就有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如同德国人行事的严谨作风一般,德国对生态农业的要求也相当严格: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而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欧盟于1991年6月21日颁发了《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产品生产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作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在生产过程中,生态产品所采用的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产品,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就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0-28/6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