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关于2014年夏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的情况通报


  商务部2014年夏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于9月25日圆满结束。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党委组织部远程办的密切配合和精心组织下,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25个县(市、区)的商务主管部门上报农产品供求信息近149万条,涉及农产品品种1000多种,促成农产品成交近115万吨、金额55亿多元。其中信息发布和成交量比较突出的地区有:湖南、河南、重庆、河北、江西、宁夏、广西、山西、山东、江苏。本次对接会的主要特点是:

  一、组织领导得力

  本次对接会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也是对活动一年来重要成果的实际检验。对接会前,商务部专门举办了以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操作使用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对各地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通过全国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做了具体指导。湖南、重庆、陕西、山东、海南等省,通过举办培训班或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部门协调,明确职责分工。河南、山西、宁夏、广西、新疆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成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接会的组织指挥和统一协调,对乡(镇)村信息站点建设、工作职责以及信息员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江苏南通市如东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对接会量化指标,并将指标完成情况列入商贸流通对镇区的考核内容,同时加大对乡镇工作指导力度,确保了对接会的顺利实施。

  二、服务方式和内容不断创新

  为更好地发挥对接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优势,对接会充分利用全国平台常态化对接功能,突出企业大额采购信息的收集和上报,通过农产品采购对接专区,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按果品、蔬菜、畜牧、粮食、综合五个专区,在专题平台进行展示。每个专区重点展示商户、供求和区域农产品信息,在协助产销双方对接的同时,提高区域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同时,通过与福建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合作,共同推出台湾农产品推介专栏,并邀请知名电商企业参加海峡两岸农产品订货会活动,开展现场对接合作。为缓解地方大宗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和信息不畅导致的农产品“卖难”和滞销,对接会特设湖南醴陵官庄乡百合、山西昔阳沾尚镇茴子白鲜活农产品促销专题。

  二是增加农产品采购企业入驻,加强与农产品电商企业对接。依托农产品采购对接大厅频道,对接会建立了采购对接专区,重点突出展示来自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电商企业的农产品采购需求。并以“电子海报”等形式,定期向采购大厅内的采购商进行推介。其中,山西商务厅向全国平台推荐并注册的大型采购企业数量达到26家。全国平台合作企业北京本来工坊科技有限公司(本来生活网),积极参与对接活动,先后与北京林淼有机果蔬种植有限公司达成平谷大桃、黄金梨交易50多吨,与天津市凤春葡萄专业合作社达成茶淀玫瑰香葡萄交易10多吨,并达成长期购销协议。

  三是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信息上报渠道。对接会期间,通过手机终端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200多条,不仅增加了用户涉农信息发布渠道和互动窗口,而且顺应了新形势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提升的需要。

  三、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党委组织部远程办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紧紧抓住对接会有利时机,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广西商务厅为让商户掌握与自身所供应农产品相对应的采购商求购信息,专门安排对接会工作小组在全国平台收集查找,并通过“商务厅手机短信平台”向商户不定时免费发送采购信息50多条。河南商务厅积极争取农村信息化专项资金,规划建设了河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移动应用平台(“河南农商”手机发布终端),帮助本地农户实现发布、查询农产品信息的实效性和便捷性。江西丰城市充分利用信息服务站点,全面了解农户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并取得突出成效。如“全国粮食生产大户”雷应国,通过对接会把“秀市麒麟富硒大米”卖到了广东、上海等地,成交金额达到2000多万元。其中“七彩米”品种由过去的每公斤17元增加到32元。

  本次对接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省市商务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同党委组织部远程办缺乏有效沟通协调,工作机制不健全,信息服务基本停滞不前;二是部分地区虽然积极性很高,上报农产品供应信息数量大,但质量不高,影响了对接成效;三是少数地区对接会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农民上网发布信息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在平台上自主注册的用户数量更少。此外,部分省市未及时上报对接工作总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信息服务 葡萄 品种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