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混凝土上种庄稼 农民:这样能种好是笑话


  “如果这种方式都能把庄稼种好,那就是笑话。”重庆市黔江区正阳开发区一位正在锄草的村民9月25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在他的附近,有一片大约1500平方米的平地,1厘米高的萝卜苗正露出地面。但地表泥土的颜色和旁边小山包的泥土颜色却不一样。这块平地上的土是从异地运来的,其目的,是要掩盖土下的已经浇注好的混凝土地面。这些混凝土地面大致厚40厘米至50厘米,土层厚20厘米至30厘米。

  上述老伯说,去年该地块曾经被国土部门督察。当时他们种的是油菜。实际上这些油菜很快就夭折了。他们种油菜和萝卜的目的,是想让前来检查的人,看到这些用地已经“复垦”了。

  在黔江区正阳开发区内,并不只有该处“混凝土上种庄稼”的地块远近闻名,有些类似的“复垦”地块面积远大于此。由于这些覆土是缺乏营养的生荒土,加之土层过薄,树和农作物很难存活。

  据重庆市及国家相关复垦标准,复垦的土地,土层覆盖必须达到50厘米厚,方能恢复土地种植功能。

  黔江区正阳开发区几位受访村民称,上述的“复垦”,正是一次针对大规模土地性质、用途被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下称“成都督察局”)发现后的集中整改行动之一。

  2014年9月22日至23日,成都督察局副局长陈宁率土地例行督察组一行,前往重庆市黔江区,对黔江区违法违规用地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中期督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暂难进一步确认,前述的两处“复垦”点是否在该区已经整改合格的统计面积之列。黔江区政府负责新闻事务的官员和国土局办公室负责人均未对此事作出评价。

  争议用地涉2万亩

  2014年4月7日,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在黔江区进行了为期20天的土地例行督查。7月30日,该局正式向重庆市政府送达了《督察局意见书》。

  2014年9月22日至23日,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副局长陈宁率土地例行督察组一行,前往重庆市黔江区,对黔江区违法违规用地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中期督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相关文本显示,8月8日,黔江区召开全区土地例行督查工作动员会,黔江区国土局局长甘启飞在本次会议上以《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开展好土地例行督查查处整改工作》为题,披露了该区被查处用地问题及整改措施建议。

  甘启飞在本次动员会上称,成都督察局认定黔江区用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十一个大类,首当其冲的是,黔江区于2009年违规“将1.6万亩现状农用地,人为变更为建设用地”。列在第二项,是黔江区被成都督察局认定为“普遍存在预征地行为”,“违法征收土地侵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所谓预征地,是指在无用地手续及合法程序的前提下,先用地,再设法补办用地手续并履行用地程序。通俗的理解就是“先上车,后买票。”如该区“亿鑫矿业”项目在提前征地补偿的情况下,于2012年初开工,实地核查时已经建成投产,但2013年5月才取得征地批文;“李家溪安置区”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实地核查时仍未取得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

  仅2013年,黔江区政府就实施了6个批次农用地转用过程中“少批多征”耕地783.85亩。成都督察局将其认定为“违法征地”。有关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项下,还包括社保和住房安置不到位的问题。

  自2011年以来,黔江区征地涉及农转非人员9947人,但截至2014年4月被查时,仍有1356人未落实社保事宜;

  此外,自2012年以来,黔江区实施征收的37个项目,应还房702户2100余人,目前近2000人仍然在过渡,也就是说,该区过去2年来的被征地农民中,94.24%的人的住房安置问题悬而未决。

  其余涉及用地面积的7个大类分别是,非法批地523.9亩,违法、违规土地出让501.07亩,土地违规登记抵押1261.05亩,虚增耕地16.87亩,闲置土地处置不到位306.75亩,违法违规占地95宗2447.3亩,用超期作废的“历史批文”批出的土地6宗计210.4亩。

  黔江区被成都督察局查处的另两个大类是,招商引资中的土地管理政策不符合有关规定,违法用地行政处罚不到位。

  《黔江区2014年度例行督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显示,黔江区本次被成都督察局查处的土地总量超过2万亩。

  政府融资平台土地违规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督察局本次查处的黔江“土地违规登记和抵押融资”大类下,3个分项问题均与黔江区国土局有直接关联,如涉嫌违规分割登记发证,虚假供地、登记用于抵押融资,违规批准公益设施用地抵押融资,重复登记抵押融资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油菜 处理 平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