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两棵树”是如何长大的


 

  四川开江,一个毗邻重庆开县的东部山区县,达州人说开江是山中之山所在地,有“七山微水三分田”之称,是个以林业为屏障的农业县。

  说起开江的特色现代农业,开江人用“两棵树、两只禽、一篮菜”总结。“两棵树”即银杏、油橄榄;“两只禽”指白鹅和麻鸭;“一篮菜”即蔬菜产业。尤其是“两棵树”逐渐成了开江的名片。

  多年的精心培育,“两棵树”如今已枝叶茂盛,正在成为千家万户奔小康的遮阳大伞。到目前为止,开江县银杏种植面积已近8万亩,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7.9万亩。

  开江县委、县政府正致力于打造“两棵树”完整的产业体系,尤其注重以高科技引领的深加工领域。为此,该县还召开了“两棵树”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决定重点扶持。

  小小银杏叶中的致富经

  中秋前后,正是银杏叶采集季节,开江县龙形山村的几个村民扛着塞满银杏鲜叶的编织袋来找合作社负责人吴显坤收购。收购的价格是每斤9毛钱,一满袋能卖几十元钱。

  龙形山村位于山之巅,唯一的一条村道刚刚硬化不久,虽然险峻,但可解决山上与山下往来的大难题。因此,该村前些年的贫困可想而知。穷则思变的村民早在13年前就尝试发展产业,当时他们选择了银杏,但久久没有效益,五六年前,村民曾大量砍伐银杏。

  吴显坤那年从广东打工回来,看见老乡们砍伐银杏,他感到十分心痛。于是便租了20几户村民的地,把全村人的银杏树都买了下来,栽在自己租来的地里,这样他便成了村里的银杏种植大户。几年过去了,吴显坤的银杏基地发展到跨两个村、2000多亩。

  去年开始,吴显坤的银杏基地开始见效,每年采两季叶子,树大了可以当风景树卖一些,另外银杏结的白果也能卖钱,但这还不是主要的收入。“银杏林中可套种魔芋,实践证明,套种不仅不相互影响,反而都长得更好,仅魔芋一项就可增加几百万元收入。”他说。

  开江县银杏种植面积能发展到近8万亩,缘于该县有一家龙头企业: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加工环节仅限于鲜叶烘干,然后将干叶卖给国内大型药厂提取黄酮。仅2011年后,该公司就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新发展了3.5万亩,65个基地村遍及开江20个乡镇中的15个。

  绿色的橄榄,绿色的希望

  中国原本并无油橄榄,上世纪60年代才从欧洲引种,在四川、云南等地试种。开江的油橄榄就源于此。1974年后,开江大面积种植油橄榄,1982年便成了全国油橄榄基地县。

  与银杏一样,开江油橄榄在长大的过程中也遭遇曲折,上世纪80年代,开江虽然成了全国油橄榄基地县,但因橄榄油卖不出去而打击了种植农户积极性,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量砍伐油橄榄树的现象随处可见,全县种植面积从两万多亩锐减到3000亩左右。

  不能让几代人的心血付诸东流!开江县委、县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寻找对策。于是,1999年,身为县政协常委、80年代下海经商的何世勤被请到县领导办公室,他接到的使命是:同林业局调研,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把开江的油橄榄留住!

  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利好,何世勤成立了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收购了全县仅存的几千亩油橄榄,并从中国林业科学院聘请专家亲临指导,对林场进行改造,并对品种进行选育,最后从128个品种中选育出11个优质品种,重新打造基地。就这样,开江的油橄榄基地逐步扩大,到目前达到7.9万亩。

  何世勤也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发展的,他带动农民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不流转土地,公司与农户建立联合体,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并包回收果实,农民卖果实给公司后,交5%给公司,公司将这5%返还给合作社,扶持合作社发展。

  另一种是流转土地,公司给土地流转费,同样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并包回收;公司将果园返包给农民,并给农民支付管理费、务工费,果实收购后,公司返还5%给农民。

  两种方法农民自愿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方式,林下种养业收入均归农民所有。

  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档级

  不久前,开江召开了“两棵树”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会议决定继续加大政策扶持,更要营造开放合作的投资氛围,调动企业招商的积极性,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另外,还鼓励企业强化现代管理,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做大做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银杏 油橄榄 银杏叶 橄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