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惠农政策落地现困惑:种粮大户要向散户返补贴款


  对于胡永刚而言,目前种地就面临“进退两难”:不能足额拿到大户补贴,继续种无利可图;如果放弃,此前耗资10多万元购买旋耕机、抽水机等设备,就相当于打了水漂,损失也很大。

  不少基层干部和农民认为,目前国家对土地流转、大户种粮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一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即伴随着农村土地加速流转,农地承包权、经营使用权分置,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好转出土地的散户与转入土地的大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会产生很多矛盾。随着政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含金量越来越高,不种地的散户“分利”的诉求也会愈加强烈,影响相关惠农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

  提高惠农政策有效性、针对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大户补贴落地难问题,如果单对这项政策本身进行调整,如提高补贴等,既是增加财政负担,实施效果也不见得好。重庆市农委粮油处处长袁德胜说:“我们也曾考虑过提高大户补贴标准,但考虑到大户和散户的既有利益分配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资金盘子越大,散户要求‘分利’的资金可能越多,对大户的补贴效果还是不明显,只好算了。”

  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惠农扶持可选择的政策种类很多,施展空间较大,要畅通惠农政策“最后一公里”,破题之道就是:一方面使目前在基层实施效果较差、引发矛盾较多的政策逐步退出,或缩小扶持规模;另一方面加大针对性强、落地效果好的政策举措的实施力度,最终形成政策相互“补台”的局面。

  以对种粮大户的扶持为例,可通过大宗粮食政策性保险补贴、土地流转补贴等方式直接帮扶;在国家层面,加快探索推行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稳定大户种粮预期,保障其收益,达到稳定粮食生产的目的。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国家还应在强农惠农大环境的营造上多下工夫,逐步形成对“三农”的总体扶持框架,在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调控、农业社会化服务扶持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综合施策,弥补单一扶持政策的局限性,彻底破解惠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困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总体 粮食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