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号台风“威马逊”之威力令人震惊:7月18日“威马逊”在海南文昌市登陆时,其中心最大风力达17级,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同时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广东、广西的台风之中强度最大的。
“威马逊”所经之地,近海养殖业遭受了灭顶之灾。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在中国大蚝之乡广西钦州采访时,除了看到受损后的满目疮痍,还生出种种困惑:面对这样一场超级台风,在政府部门提前预警的情况下,为何仍有渔民冒险待在海上?为何明知高风险,不少渔民仍倾其所有甚至借高利贷投入水产养殖?为何这样一个价值数十亿元的产业,却没有相应的保险保障机制,以至于一场台风过后,千万养殖户倾家荡产!
船就是我们的命
很难想象,在十多级的台风中,会有人选择待在风急浪高的海上,而不是上岸避险。
7月19日9时,钦州市钦南消防大队新兴中队接到报警,称沙井港钦江大桥附近有3个渔民遇险急需救援。当时台风风力达12级,情况十分危急。
冒着随时被吹下水的危险,新兴中队副指导员龙健志带领6名消防员紧急赶往事发地点。劈头盖脸的狂风暴雨中,只见一艘小渔船在约60多米宽的江水中剧烈摇晃着难以靠岸。
33岁的李先生是船上被困的3人之一,也是这艘渔船的船主。尽管台风来临前,尖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劝他上岸避险。但他仍放心不下船,上岸后又带着两名工人返回船上,想在台风来临时处理一些紧急状况。
然而这场40年不遇的台风的猛烈程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两个30多斤的铁锚都被风给拉直了!”抛锚后,小船成了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李先生赶紧和船员开足马力,逆风向岸边驶去。幸运的是,台风没有将这艘渔船卷进海里,而是吹到离沙井港两公里远的钦江入海口附近。但由于风浪太大,船难以靠岸固定,随时还有被再次吹走的可能。
消防员赶到后,经过半小时救援,李先生的渔船被消防绳固定后,他和两名工人也随后被救上了岸。
回想起这次的经历,有十多年出海经验的李先生也感到后怕,但他表示,当时选择冒险待在海上是一种本能,“对于我们渔民来说,船就是我们的命!”
李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条价值10余万元的船,没有办理任何保险,台风中船顶被掀开,这些天李先生正和工人一起进行维修。除了渔船受损,他家养殖的几块蚝排也被台风吹坏了,经济损失有近百万元。
“我们损失算是少的了,龙门港那边好多贷款的人都破产了。”李先生的妻子黄女士说,经历了这次事件,她觉得钱不重要了,现在很看得开。
除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也有养殖户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会冒险在台风来临时驻守海中,是担心台风将蚝排吹乱后,会引起纠纷或偷盗事件。在灾后自救的日子里,不时有渔民反映,自家硕果仅存的蚝排被人给偷了,损失又多了几十万元。
搞养殖就跟赌博一样
在李先生一家人的指点下,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钦州市受灾最严重的龙门港镇。7月24日,从七十二泾码头下海,原来满眼都是排列得密密麻麻的蚝排和鱼排,现在这些已经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茅尾海海面上残排留下的断木、泡沫块及死鱼漂得到处都是。
见到65岁的龙门港镇北村村民梁邦云时,他正驾驶一艘小木船在海上四处搜集泡沫,用于修复受损的蚝排。烈日下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他喉咙嘶哑,开口说话都困难。
1996年的那场台风吹得梁邦云一家一无所有后,他开始到处打工赚钱。2001年他开始养蚝。经过多年发展,他和两个儿子已经拥有7组蚝排,价值200多万元资产。
“人家说搞养殖就像赌钱,今年赚到一点加大一点,明年赚到一点又加大一点,最后把所有赚到的钱都投进去‘押宝’了。”梁邦云说,这次的台风,他家7块蚝排被吹走了6块,命运的轮回让他感慨,辛辛苦苦18年,一夜之间一场台风又把他吹回了解放前。
钦州海华蚝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龙门港镇的龙头企业,公司以合作社的方式,带动200多名农户进行大蚝养殖,养殖面积近千亩。
7月24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位于龙门港镇中心的钦州海华蚝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时,总经理郑宏明正外出指导渔民进行灾后自救,只剩下妻子梁女士在家照看企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7-31/6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