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生态建设切忌成为运动式改革


 

  7月10日-1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贵阳举行。凤凰城市进行了全程报道。

  三天的年会里,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女士可谓最忙碌的人之一了。在大大小小的分论坛里吴昌华奔走呼吁,在她看来,尽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被本届政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环境治理模式、体制机制建设显然还未形成共识。

  尤其是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已饱受环境污染侵害的语境下,面对着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生态建设对于城市主政者而言究竟应置于何等层级,艰难的治污之路是否又可能带来新的机遇,无疑是极为迫切的问题。

  尽管论坛现场喧闹,忙碌的吴昌华女士还是和我们进行了一次并不不浮躁的对话。 从积极的角度她认为,尽管环境治理之路艰难,并且生态制约使得地方政府未来很难再无偿享受环境红利,但也提供了一个之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激励环境。并且,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特殊国情比之国外也具有更大的治污能力。

  同时,吴昌华也提出了她的担忧,环境治理切忌变成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改革,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有可能换不来理想的预期,甚至会变得矫枉过正。

  环境制约提供创新激励环境

  凤凰城市:当前中国正走在一条调结构、稳增长、保生态的钢丝绳上,难度系数不小。你的观点?

  吴昌华:我认为钢丝绳这个比喻稍微有些夸张。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有一定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在于过去我们没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的制约,用短视的思维方式实现跨越式的增长,造成的后果呢?环境被污染,资源迅速濒临枯竭,造成经济增长过程中成本的增加。

  环境和资源都是生产要素,所以保护生态其实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让人回归到自然界生态系统当中,求发展也好,求生存也罢,人类活动都是受到生态环境系统的客观制约的。

  今天我们感受到环境与资源制约的痛,除了成本增加外,还体现在企业。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企业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料、资源、水等要素的成本代价增长越来越快,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创新,地方不出台相应政策激励的话,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容量固定的前提下,经济想要无限增长是不可能的。资源枯竭的时候企业不研发新技术来减少资源消耗,是没法继续创造效益的。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逻辑问题。

  国际社会今天集体的苏醒和反思,不论是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还是其他国家谈论的可持续发展,其实都是人类社会终究要回归大自然的标志。

  中国提出的生态红线,本质上讲意味着制约。从被动的角度看,制约可能意味着艰难,但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实现的,而制约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动力。谁来创新呢?当然是企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创新作为它的竞争力,不可能走很远。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留给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同样要承担这种责任。比如大家都爱谈论的雾霾,它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是罪魁祸首之一,有义务共同对抗治理。

  这种情况下形成一种共识,即在生态制约前提下,政府、企业和社会要携起手来一起创新。这是今后几十年无论中国还是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都需要面临的共同趋势。

  凤凰城市:在环境制约下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政府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使用好它无形的手。消费者则应当利用好手中的购买力,引导企业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如果这两者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么企业则无法避免的必须创新,否则将无法生存。

  谈到创新,有几个很关键的要素,比如技术。技术不是一个真空的东西,要体现在产品上,要去制造出来变成产品和服务,技术的更新要呈现在产业的发展上。而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投入,资本是依附于市场的,他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嗅到市场的趋势,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做好激励者的作用,助它一臂之力,资本才有充足的信心和确定性,自然而然会投入到相关的技术研发中来。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个比较正向有机的生态系统合作关系。

  凤凰城市: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企业把成本投入到清洁技术的研发上,更多情况是像是政府在后面用鞭子抽打一样。对企业自身而言,中国目前还没有正向激励的机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可持续发展 气候 回归 环境容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