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国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福祉和生存根基。正因为如此,国家将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旨在增强科学利用国土资源、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国民意识。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环保、交通、人口、居住、资源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纷至沓来。有报道说,中国目前有655个城市计划“走向世界”,有183个城市要建设“国际大都市”。随着这些“宏伟蓝图”的规划,上述问题日益凸显。以国土资源的浪费为例,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土地占用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对耕地的侵占日益严重。
然而,这些被占用的土地,很多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如大量只为少数人服务的高尔夫球场的兴建,众多房地产商大量囤积土地长年不开发而坐等升值等;又如某些报道所言,一家从事国外高端汽车品牌销售服务的4S店就需要占地17亩以上,而今天国外汽车品牌已从中国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少则几十家店,多则几百家,极大地消耗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不当定位,对社会发展资源的透支和巨大浪费,有悖于科学合理的发展追求。
中国国土资源的生态保护现状也不容乐观。以土地污染情况为例,我国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形势相当严峻:一是污染程度加剧,据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3%。二是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三是污染防治基础薄弱。这一点在中国南北都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的土壤含有镉、汞、铅、砷等有毒化学成分。再看土地荒漠化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据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统计,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元人民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已达到每年2460平方公里。严重的土地沙化给大风扬尘制造了条件,中国北方地区每年春天频发的沙尘暴就与此直接相关。再看土壤侵蚀问题,据环保部李干杰副部长介绍,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全国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7%。可见,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的生态保护系统十分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对国土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面对这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有所作为的。
第一,全国众多城市开展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应当适度降温。要打破以往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树立“金山”与“青山”并重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
第二,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土地管理意识,严格土地审批手续,坚决制止违法用地行为,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三,盘活房地产业土地存量,避免国土资源浪费。有报道说,近十年来,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年均增长率为城镇人口增长率的3倍。截至2011年底,地产类十大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已达3.58亿平方米,足以满足大部分公司未来5年甚至七八年的开发要求。因此,要注重对房地产业的土地供后监管,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
第四,加强对农村耕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目前,一些农村耕地虽未被征用,但却存在着严重的土地撂荒现象。由于农业投入成本不断增加,部分农民认为“种田不如打工”,但又出于对当前社会保障能力的担心,不愿放弃承包地,这就造成农村耕地不种不退的现象。与此同时,我们却用外汇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这是对国土资源的严重浪费。地方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注重农业政策调整;一方面要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确保农田耕种地尽其力,并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第五,加强国土资源生态保护,切实解决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如某些学者所指出的,要加强土地污染的综合治理,增加治理经费的投入。对不同的土地污染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推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等。同时,搞好水土保护,坚决制止各类形式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认真做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遏制愈演愈烈的水土流失现象;认真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结合水土流失治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6-24/6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