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把保百姓饭碗的储备粮管好 建立储备安全三条保障线


  加强中央储备粮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储备粮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储得下、调得动、管得好”,相应需要加强仓储体系建设、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智能化粮库建设。

  根据储备三条保障线的思路,根据未来粮食消费量增长情况,逐步增加中央储备粮规模。同时,结合储备增加的品种、结构、布局,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仓容,基本实现中央储备粮在直属库内自储。

  分三步走建设北粮南运通道。第一步健全东北粮食物流收纳发运体系;第二步健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转接卸体系,填补重要物流中转节点空白。第三步健全重点产销区物流体系。通过三步走,贯通北粮南运的物流通道,解决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区域错位分布的问题,力争到2018年实现年粮食中转量1000万吨,粮食跨省购销量达800万吨。

  实施智能化粮库建设规划,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储备库的人财物和粮食购销调存进行全方位监控。先行完成与确保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直接相关的子系统建设,重点改造粮情远程监测系统、数量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出入库监管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气调系统等5个智能化系统,争取3年时间内覆盖所有中央储备粮承储库点,真正把保百姓饭碗的储备粮管住、管好。

  目前国有粮食仓储、物流等资源比较分散。为利用好社会资源,应加大资产整合,提高中央储备粮基础设施完善的效率和效益。

  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过渡政策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由政策性收购逐步向目标价格补贴过渡是一项重要改革,目的是减少市场干预、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发挥价格的决定作用。今年国家将先行启动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并为今后在其他粮食品种上实行改革积累经验。为促进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建议对现行收储政策加以完善。

  对继续实行的政策性收购,全面实行由收储企业向农发行分贷分还,实行“谁收储、谁贷款、谁负责”,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收购的积极性,发挥社会资源作用。同时,进一步细化中储粮、粮食行政部门和农发行三方职责,理顺权责,发挥监管合力。

  在全面实现目标价格制度的过渡期,适当放缓政策性收购价格涨幅,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策性收购,缓解收储压力。同时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稳定农民收益。2008年以来,政策性收购价格年均涨幅在每斤0.1元左右,建议未来适当控制收购价格涨幅,为目标价格改革留出空间。同时,将少涨的部分通过直补渠道直接补贴给农民,保障农民利益。

  未来实行目标价格制度改革、取消最低收购价之后,为防止特殊市场情况下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可以保留临时收储政策,特殊情况下启动临时收储,以稳定市场和农民预期。

  探索储备粮“走出去”战略

  近些年,中央储备粮圆满完成了进口粮油转储、进口大豆和食用油轮换等任务,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锻炼了队伍。预计2020年谷物进口量将达到3000万吨左右。为防止进口粮直接进入国内市场形成冲击,应当发挥储备“蓄水池”作用,将一部分进口粮先进入国家储备,再根据国内市场情况择机投放。将部分中央储备与进出口运作联系起来,即一半的进口谷物转作储备,结合国际市场进行轮换,通过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直接操作,以发挥储备保障国内供求,稳定进口预期的职能。

  中央储备粮“走出去”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探索完善储备轮换与进口相结合的运作机制,为国内粮食平衡掌握国际粮源。比如,对进口储备实行轮换计划备案制,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轮换执行效率。第二步,从目前国内市场控制力分析,国际资本占有我国100%的国际粮油采购一手渠道、35%左右的大豆压榨能力,以及45%以上的小包装油市场。我国应借鉴一些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经验,可考虑在适合的粮食主要出口国通过租赁、合资、独资等方式建立收储基地,重点掌握港口、码头、中转仓等关键物流资源,从源头提高国际粮源掌控能力。中央储备粮应与国际和国内大型粮油企业合作,共同承担起控制粮源的战略责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油料 稻谷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