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起土特产就想到种在田里土里土气的庄稼和一身泥土的农民,现在可大不一样了,种养在温室里、管理科技化,没有了一点土气。”见到现代化无土栽培的蔬菜,太原市民刘建强赞叹着农业的变化。
“土得掉渣儿”长久以来是市民对农产品的直观印象,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也被直呼“土特产”。但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农业科技的发展,这一观念被彻底颠覆。
“从种植开始,我们就选用新的晋谷品种,按照GMP标准生产,在加工中添加了FOS益生元,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山西谷之爱经理刘宇峰介绍,土特产的精深加工和包装,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升市场定位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料品的价格。专做小米生产的他又引进婴幼儿营养小米粉的加工线。
精细加工、科学定位使农产品提档升级,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也让农业改头换面。在山西农业大学的科研技术成果里,常明昌教授研发的“食用菌工厂一体化生产技术”最受市场欢迎,技术简化了传统生产工艺,实现流程化作业,已在太原、太古等地实践运用,投料1000多吨,产量800多吨,产值300多万元,能为农户带来可喜的收益。
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一直是山西农大科技服务农业的内容,工作人员段文静介绍,从2011年至2013年,山西农业大学组织近140个科研团队,在8个区域综合基地撒播科技成果、开展扶贫攻坚。
科技下乡,与农业联姻,让农产品旧貌换新颜。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增添了许多新意。
在太原润东农业科技博览园内,巨型南瓜、管道无土种菜等新兴的栽培技术吸引着市民前来围观。“管道栽培种植既可以食用,又能观赏,不仅现代观光农业中广泛得到使用,也可以布景家庭。”工作人员介绍。
科技成果在农业的转化应用提高农业产业的同时,也延伸了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园艺种植等二三产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说:“观光农业等一批新兴业态农业大放光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从规划到建设到技术培训,都需要高效的科技来支撑。”截至目前,中国农大与山西省多个地区政府、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科技服务项目30余个。
与农业院校、科研所合作,转化科技成果、服务农业农村一直是山西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技术品种的备受青睐、农产品的提档升级、观光农业等农业领域的跨界经营,科技转化农业能力不仅向纵向延伸,而且沿横向扩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5-21/6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