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产销衔接联手打造粮食全产业链


  南通市“全托管”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建设巡礼之六

  如东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跟许多地方一样,种田人群的老年化趋势引起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

  农机、农业、粮企联手打造“全托管”是如东县的一大特色。如东县农委主任陈兵介绍说,去年该县“全托管”经营主体达19个,“全托管”服务面积达万亩,为解决种地难题提供了思路。先进的农机装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熟的市场体系,是拓展“全托管”必不可少的要素。

  “通过前延后伸,实现产销有机衔接。”在如东县粮食局局长奚金岩看来,国有粮食企业参与粮食生产“全托管”,还解决了谁来销、怎么销的问题。如东粮食局旗下有15家粮站,5个国家粮食储备库,总仓容达14.5万吨;拥有3座烘干塔,日处理粮食600吨;日加工大米1500多吨;晒场5.5万平方米……这些,为国有粮食企业“二次创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一种从土地流转到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用药,统一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在如东粮食系统应运而生。“不仅最大程度规避经营风险,还达到掌控粮源、保证粮食生产品质的目标。”

  农业龙头企业岔河粮食储备库率先迈出第一步,在新店镇月池村“全托管”千亩土地,通过服务集成的方式,培植优质粮示范基地,目前已经落实种植品种“常农粳8号”,种植技术由所在镇农业服务中心提供,生产管理由招募的种粮大户完成,所有投入品全部选用无公害生产目录中的产品,并由服务单位统一配送,全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质量可追溯。

  按照生产标准化要求,如东县把9000亩优质稻米、小麦的生产订单交给全县15个“全托管”种粮大户,并签订相关协议,确保达到应有的产量和品质,实行优质优价,并明确中等价不低于1.60元/斤,使经营主体得到利益保障。“我们不在种植环节赚钱,在创建品牌中获取利润。”奚金岩说,这样的价格是参考去年市场行情基础上加了5—10个百分点确定的。目前,如东县粮食部门已注册“如东大米”品牌,待品牌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以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全力打响如东品牌。”如东县副县长蒋树建表示,今年一方面培育发展“全托管”经营主体60个,其中500亩以上不少于36个,每个镇(区)培育示范性“全托管”主体1个以上,全年“全托管”服务面积达到5万亩;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优质稻米、小麦产业化工程,力争到2018年全县80%的水稻、小麦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目标,重振“如东大米”等传统品牌雄风,推动农民增效、企业增收、多方共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大米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