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地?
打造职业农民“升级版”,3年培养7900多名职业经理人
3月16日,一身西装的钟光辉正在大棚育苗地里忙活。他是彭州市三界镇丰碑村村民,也是成都市第二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之一。从领办蔬菜专业合作社至今,社员已发展到113户,今年开春,又有200多户争相递交申请,“都是冲我这块职业经理人牌子来的!”钟光辉说话间一脸的自豪。
和许多地方一样,成都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今后“谁来种田”?
让农民职业化,关键是要有“领头雁”。作为职业农民的“升级版”,成都市从2011年起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并提出到2015年,培养1万名农业职业经理人,更多的吸引“种田人”。
有技术、会管理、懂市场,他们是农村复合型人才,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带动一大片。40岁的王志全,个头不高,干巴黑瘦,却是成都市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也是杨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长。前年回乡当上职业经理人,牵头搞起了农业专业合作社,173户人参与,571亩地联手。职业经理人有头脑、有技术,“大春抓粮,小春抓钱——种草莓、食用菌、油菜等,每亩土地年产值由过去的1000多元提高到3000多元。”王志全说。
强投入。成都市将培训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去年安排农民培训专项资金1200万元,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资金500万元。给政策,对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新办生产基地给予补贴,支持他们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个人应缴的20%缴费基数,由财政补贴12%。
温江区开心田园经理张绍发说:“今年市里出台了好政策,可凭职业经理人的‘绿本本’办理贷款,我打算先贷10万元。”
目前,成都市已有农业职业经理人7903名,他们活跃在全市19个市区县的田间地头,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
谁能胜任?
领证书有硬杠杠,想当职业经理人不容易
谁能当农业职业经理人?
2012年12月,成都出台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规定,明确了领证的硬杠杠,建立起一套完整严格的考核管理体系。也就是说,想当一个持证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不容易。
在彭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有五大条件:本地农村户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本人或家庭种植200亩以上的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具有生产、生活资料用房40平方米以上;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还要经过自愿申报、村委会初审核、镇政府审定三个程序。然后再经过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合格率为80%;考试合格后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评价合格率为90%,全部合格才能领证,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对农民而言,这些培训课相当于“上了一次大学”。压低成本、洽谈贷款……彭州市三界村的钟光辉没想到,种地有一天会变得这么多元化。2012年他脱产一周到成都参加培训,授课的都是专家、教授,讲技术、讲管理、讲法律等,钟光辉说,“过去不懂法,不会写合同,吃过不少亏,以后不会再吃亏了。”
龙泉驿区洪安镇化工新村村民邹全龙,今年64岁了,是成都7000多名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一次不中再考一次”,去年8月,终于实现了当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梦想,“来之不易才是真,我会当好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怎样种地?
“正规军”比“老把式”更专业
成都市农委主任许兴国介绍说,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吸引了一大批有创业意愿的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等,到农业一线创业兴业,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7岁的魏涛,农业大学毕业,去年拿到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两个月后到崇州市桤泉镇千丰村当了大学生村官,他一走马上任,就显得与众不同,靠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种地,不到三个月,千丰村合作社入股土地由400亩以下升至700亩。
要“全”,更要“专”。温江区开心田园是一家以土地入股分红的蔬菜合作社,农民流转土地430多亩,合作社经理张绍发出手不凡,他通过大抓标准化生产、免费为会员提供技术服务、在成都市公证信息网开展“网上晒菜”等方式,使蔬菜品质大幅度提升,合作社名气越来越大,产值利润连年翻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3-25/63279.html